第624章 承心开纪,天下初宁

凡学宫入仕者,须书《承心誓》一篇,明其志向与行止。

第三道——“息兵令”。

诸边军府裁冗三成,专设“守疆院”,由地方与兵部共治。

第四道——“教化策”。

文教北上,重设书院五处,以纪“承心”之义。

——

政事堂连日通宵,纸墨堆积如山。

然而,没有人怨。

每一名官吏都明白,他们在亲历一场新的秩序重生。

——

夜色下,宁昭独坐御案。

窗外雪落无声。

案上摊着一卷未写完的手札,封皮是熟悉的素青色。

那是宁凡旧物。

内页留有数行墨迹:

“世间火,或燃或灭。唯人心不灭。后之君,若能承此,则火永在。”

宁昭指尖轻抚那字,心中泛起微热。

——

翌日,段震上奏。

“太上皇所遗虎符、兵印,皆已封于天烬台下。玄锋军新帅魏承立誓守边。北疆已稳。”

宁昭问:“老将何去?”

段震微笑:“臣老矣,欲归乡里,建一烈士祠,以纪亡者。”

宁昭默然,起身相送。

殿外雪光映面,他叹道:“段帅一生征战,愿此后路,唯有风与酒。”

段震笑声浑厚:“得此言,死亦无憾。”

——

午后,苏若雪来谒。

她神色温然,将一封信置于御案前。

“此乃尘妤自西荒所寄。言西市已平,蛮荒诸部奉行玄币,无再异声。”

宁昭点头,接信拆开。

纸上笔迹纤细,末尾却留一行轻语:

“玄火既封,然火不应止于心,而应照见心。”

宁昭反复咀嚼,默念:“照见心……照见心。”

他忽然明白,那并非“熄火”,而是“化火”。

——

傍晚,御园中花木初萌。

宁昭独行至廊下,看见一株老梅仍未凋。

枝头积雪厚重,却压不垮那几朵暗香。

他伸手拂雪,笑道:“花能耐寒,人心亦然。”

——

夜半,文渊阁内灯火不灭。

群儒围坐,讨论新律注解。

有人叹:“旧律已死,新律难行。”

苏若雪抿唇,轻声回道:“旧律未死,只是换了心。”

众人默然。

那一句“换了心”,便是“承心”的真义。

——

数日后,宁昭乘辇巡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