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机会(改)

他妈的不还是在这两个人的阴影笼罩之下吗?!

大学四年,单提兰像一个最精密的机器,只做了一件事:

疯狂拉高自己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评估。

他成了图书馆的幽灵,自习室的雕像。

终于,他在数万竞争者中杀出重围,抢到了一张宝贵的公派留学资格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选择去哪里,成了他第一次真正为自己做主的机会。

花旗?艾达?

花旗最远!就填它!

哪怕是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他也要漂洋过海,去到地球的另一端!

艾达虽然也不错,但与乎浑邪同处一片大陆,这让他觉得,父母的触手似乎依然能够到他。

然而,就在他以为即将触摸到自由时,他的母亲——通过那个他早已习惯却从未真正摆脱的监控,或许还有他泄露的密码——用他不知道的方式,强行将他的志愿改成了“克里姆林国立大学”。

那同样是一所名校,但与乎浑邪的牵连,让他感到恐惧。

好在学校的老师发现异常并通知了他。

看着被篡改的志愿表,一股混合着被背叛的愤怒和长久压抑的屈辱,终于冲垮了他心中最后的堤坝。

他知道,这一次,沟通与哀求不会有任何结果。

他做出了一个极其决绝、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在父母动用所有关系,上下打点,试图强行将他塞上去克里姆林国立的飞机前,单提兰做了一件他们绝对无法干涉的事:

他直接在老师的帮助下去征兵处报了名,主动要求入伍。

为了彻底逃离,单提兰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决断。

他动用了一切能联系上的关系和积攒的全部人脉,与学校相关人员疯狂打点,几乎是硬生生撕开了一条特批通道。

凭借龙城大学优秀毕业生的金字招牌,他以惊人的速度通过了所有审核,一头扎进了军队。

这里纪律森严,管理封闭,是他父母那些无所不在的“关系”唯一难以渗透的壁垒。

他终于切断了与家里的大部分联系。

在部队的几年里,他找到了另一种秩序,另一种生活。

每一天的摸爬滚打,每一次的服从与执行,都像是在用最坚硬的磨石,磨去过往烙在他身上的印记。

他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向远在龙城的父母宣告:这一次,我的命,我自己操盘!

几年的服役期转瞬即逝。

直到他脱下军装,准备走向新生活时,一直对他照顾有加的长官才不得不告诉他一个被全连队默契保守了多年的秘密——他的父母从未放弃“拯救”他。

他们动用了所有能想到的关系,持续不断地施压,试图让部队勒令他退伍,或者以任何可能的方式,把他尽早塞回那个“留学”的既定轨道上。

“弟兄们都知道你家那点事,”长官拍着他的肩膀,语气复杂,“大伙儿早就通过气了,能挡的都给挡了。老单,你那会儿整个人状态都不对劲,像个和社会完全脱节的机器人。咱们帮你找回了点‘人味儿’,可部队……终究不能留你一辈子。”

长官叹了口气,语气变得郑重:

“公派留学的资格是有时限的。我们都觉得,以你的脑子,去学更多东西,比在这里跟我们耗着,更有前途。”

单提兰叹着气,他知道这一次躲不掉了。

然而,刚刚走出军营大门,憧憬着新生的单提兰,迎接他的不是海阔天空,而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大搞“前辈文化”的乎浑邪军营,鼻孔朝天的宪兵都对他这位高材生客客气气的,更别提其他士兵和军官了,入伍的这几年,他未曾受过一次体罚。

此刻,却在重获自由的瞬间,被守在门外的父亲,当着所有送行战友的面,结结实实地抽在脸上。

火辣辣的疼痛灼烧着面颊,更灼烧着他的尊严。

单提兰甚至没有偏头去看父亲那愤怒而扭曲的脸,他径直拉开车门,坐了上去。

回到家,他沉默地收拾着少得可怜的行李——一把牙刷,一块毛巾,充电器,以及那台大学时父亲才勉强同意购买、里面却装满了监控软件的笔记本电脑。

他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像完成一场仪式般,割断了与这个物理意义上的“家”的最后牵连。

直到站在机场,望着起落的航班,他内心一片麻木的空白。

父母用尽了所有沟通方式,咆哮、哭泣、恳求、威胁,但他仿佛在迈出军营、挨下那一耳光的同时,就把感知情绪的开关彻底关闭了。

走出军营的第二天,他就又离开了这个“囚笼”。

在艾达的四年,是单提兰真正意义上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