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老张论道

武当山,云雾缭绕,松柏苍翠。

熟悉的石阶蜿蜒向上,邱白步履轻快。

刚踏上玉虚宫前的广场,邱白就见到一个身形挺拔,面容刚毅的中年道人迎面走来。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二师伯俞莲舟。

“二师伯,好久不见!”

邱白连忙停下脚步,上前几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弟子礼。

几年未见,俞莲舟依旧是那副沉稳如山、不苟言笑的模样,但是他看向邱白的目光中,还是流露出了一丝关切。

毕竟,邱白是张翠山的弟子。

可张翠山如今下落不明,他这个师伯也得关心一二。

“嗯,邱白,你回来了就好啊!”

俞莲舟停下脚步,目光落在邱白身上,仔细端详了片刻。

他虽然无法看穿邱白的境界,但以他深厚的修为,却能清晰地感觉到,眼前这个师侄与几年前离山时,已是判若两人。

曾经那股隐约外露的锋芒,如今已然尽数收敛,周身气息圆融通透,沉静如水。

见到邱白如此,他脸上难得地露出开怀的笑容来,点了点头,语气很是肯定的说:“看你神完气足,气息沉凝内敛,这几年在外面,想必经历了不少,也没少得到好处吧?”

“二师伯慧眼如炬,弟子惭愧。”

邱白见俞莲舟看出自己的变化,嘿嘿一笑,并不打算隐瞒这位一向刚正严肃的二师伯。

他笑着点点头,坦然道:“这几年弟子确实走了不少地方,遇到些人和事,跌跌撞撞,侥幸算是有些收获,受益良多。”

话说到这里,邱白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朝俞莲舟凑近了些,脸上带着点年轻人特有的按捺不住的得意。

他挑了挑眉头,伸出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比了一个极其微小的缝隙,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兮兮的语气笑道:“不瞒二师伯,弟子……嗯,那个……机缘巧合之下,得了点造化,侥幸……突破到先天境界了。”

“机缘好……”

俞莲舟下意识,就要顺着他的话接下去,用长辈对晚辈有所成就时,惯常的勉励之词。

然而,话刚出口三个字,他整个人如同被无形的力量定住,猛地顿在原地。

那双惯常是波澜不惊的眼眸,如今是骤然睁大,锐利如鹰隼的目光如同实质般紧紧锁在邱白脸上,里面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

他眉头高高挑起,脸上的肌肉似乎都僵硬了片刻,语气中充满了不确定,甚至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颤音。

“邱白,你……你刚刚是说……你突破到……止境了?”

邱白闻听此言,连忙挥了挥手,脸上笑容不变,开口纠正道:“二师伯,不是止境,是先天境界。”

“先天……境界……”

俞莲舟听到邱白的回答,不由喃喃地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脸上的震惊之色再也无法掩饰。

他沉默了片刻,那双眸子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看向邱白,闪烁着难以言喻的感慨。

良久,他才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要将胸中的震惊尽数排出。

俞莲舟目光复杂地看着邱白,赞叹道:“你这机缘……还真是……”

他似乎一时词穷,搜肠刮肚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邱白的卓绝天赋。

最终,他所有的话语,都只是化为带着无奈,却更多是欣慰的笑容。

“五弟收了你当弟子,还真是……走了大运了。”

他神色复杂的看着邱白,摇了摇头说“不,是我武当派走了大运。”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古人诚不我欺。”

“你现在……可是真真切切地,把你师父,还有我们这些师伯师叔,都远远甩在身后了。”

俞莲舟的这话语中,没有丝毫嫉妒,只有纯粹的感叹。

“二师伯言重了,弟子愧不敢当。”

邱白收起玩笑的神色,神情变得认真起来,他微微躬身,语气诚恳地说:“能做师父的弟子,得入武当门墙,受太师父和诸位师伯师叔教诲,才是邱白此生最大的运气。”

“若无师门庇护指引,还打下坚实根基,弟子只怕至今仍在江湖上懵懂摸索,不知要多走多少弯路,甚至可能误入歧途。”

对于俞莲舟的感慨,邱白其实并无多少意外。

毕竟,能在他这年岁,突破到先天的存在,目前他就遇到东方白一个。

所以,还是非常稀有的。

真正让邱白觉得触动的是,俞莲舟在最初的巨大震惊之后,竟然没有丝毫追问他是如何得到机缘,又是如何突破这让无数习武之人梦寐以求的先天境界。

在邱白的认知里,寻常师长见到门下弟子有如此匪夷所思的突破,定然会好奇不已,甚至细细盘问细节。

可俞莲舟却没有,他眼中只有纯粹的感叹,以及对后辈成才的欣慰。

就好像邱白能达到此境,是其天赋、努力与机缘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至于那过程具体如何,并不重要。

那是属于邱白自己的道路和秘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份豁达与尊重,让邱白非常触动。

“好小子,你有此成就,是我武当之幸!是正道武林之幸!”

俞莲舟抬手,用力地拍了拍邱白的肩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语气斩钉截铁的说:“记住,定要好好修炼,稳固境界,勇猛精进,莫要辜负了这番天大的机缘,亦莫要忘了习武之本心、立身之正道!”

“弟子谨记二师伯教诲,绝不敢忘!”

邱白感受到俞莲舟话语中的殷切期望,郑重点头,肃然应道:“师父虽因故未能长久传授弟子高深武功,但他当年接纳弟子入门,这份恩情,弟子永不敢忘!”

俞莲舟闻言,眼中赞赏之色更浓,满意地点了点头,不再于此事上多言,转而说道:“你这次回来得正好。”

“再过两日,便是你太师父的寿辰。”

“你既已回山,便先去金顶拜见他老人家吧。”

“他若知道你如今的成就,定然老怀大慰,欣喜不已。”

“是,二师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