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数次猛烈攻击后,原本气势如虹、火力十足的神机营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曾经引以为傲的火炮阵列现在只剩下十门还能发挥作用。
至于那些可以单兵携带作战的轻便火枪,则只剩下可怜的二百挺左右。
更让人头疼的是,剩下能够使用的武器全是些移动不便的巨大火炮。
理论上讲,用这些庞然大物来摧毁敌方精心构建的防线应该易如反掌,但实际上操作却困难重重。
这些重炮之所以威力惊人,在于其发射时产生的强大反作用力。
但正因为如此,每次准备使用前都必须将其牢固地埋入土中,以此稳定住整个机体,避免由于震动而导致的位置偏离。
然而,当战斗形势发生变化时,想快速调整阵地位置就成了一件十分棘手的事。
加之敌人建造的一系列坚固且分散得恰到好处的掩体,使得这种“定点摧毁”方式变得极其低效。
为了应对眼前复杂多变的战局,李大信最终决定从现有部队中抽调出一千名精锐战士支援神机营,帮助后者艰难地搬运重型武器。
与此同时,他还命令剩下的手握火枪的小分队全力配合其他四个军营展开对敌军据点发起冲锋。
这样的安排虽然增加了许多未知风险与挑战,但或许能为己方赢得宝贵的转机。
与此同时,左哨军的壁垒也在瞬间发生着显着的变化。
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三千营正迅速撤离战场,随即下令将原本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逐一拆解,以更快的速度和更果断的姿态向前推进,仿佛一股汹涌澎湃的铁流,在广袤战场上翻滚、蔓延。
这些战车上不仅仅装备了威力巨大的火炮,还有技艺精湛、箭无虚发的弓箭手。
当战车稳稳前进时,那些训练有素的战士们则藏身于坚实的挡板后方,透过巧妙设计的小孔观察四周动静,一旦捕捉到敌人行踪便迅速拉弓搭箭,向五军营阵地连续射出致命的一击,箭矢如同倾盆暴雨般落下,给对方造成极大杀伤。
而另一边,面对如此攻势的五军营,尽管其兵力远超对手数倍之多,却显得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只见无数士兵拥挤在一起试图发起冲锋,但在密不透风、火力凶猛的攻击面前只能徒增伤亡。
这种前所未有的战术让他们感受到了深深的挫败感与绝望。
这一切革新都源于李承影大胆而创新的思想转变。
他从古老的兵法中汲取灵感,并对其进行巧妙改良,最终创造出了眼前这套几乎无法被传统方式克制的‘步坦协同’体系。
按照他的构想,在非作战时期,每一辆重甲包裹下的巨型移动堡垒都将由四匹强壮健硕的马匹共同牵引。
一旦战火燃起,则转为人力推动,只需数名勇敢无畏的勇士即可轻易控制其前行方向与速度。
这样不仅大大提升了前线战士们的生存几率,同时也确保了整个战阵能在最短时间里做出最精准高效的反应与布局调整。
更令人惊叹的是,装配在这群铁制怪兽上的武器——虎蹲炮,同样是经历了彻底改革后的杰作。
相较于以往笨重不堪的老式装备,它们在重量方面削减了接近一半之多,但却拥有更加惊人可怕的射程与精度。
而这所有改进的核心秘密,则源自那座名为振兴的神奇铸炉以及它背后默默耕耘的技术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