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

送走了薛家的人,三姐便马不停蹄地去了琉璃厂的书肆,预备选几本闲书送于宝玉。

既然要送礼,三姐就去了最大的那间书肆,她近来也自诩半个文化人,可谁知店中的小二打量她的装扮,硬是推荐了几本江湖侠客四处打打杀杀的小说,被她拒绝之后,又卖力推荐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的话本。

三姐只好问他:“经史子集四书五经在何处?”

那伙计这才止住话头,将她带到里间的书架,这些大部头正经读书人家都有祖上传下来的带批注经典,一些贫寒学子更是得手抄,三姐心底并不很看重这些,也无时间耗费在抄书上,便挑了几本家中没有交给小二包起来,又道:“我自己转转,你不用多说了。”

三姐耳边清净下来,一排排书架看过去,与应试有关的书籍自然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纸张自是上等,字迹清晰可见。再有畅销的小说话本戏曲唱本,印刷差些也无妨,薄利多销。更有刻印精致的名家书贴碑文、佛经历书等,琳琅满目,看的人眼花缭乱。

她左看看右翻翻,自己先消磨了不少时光,眼看着快到中午,忙挑了两本讲述各地风土人情,既有趣又能学些东西的不算闲书的闲书,安慰自己这些不会带累了宝玉正经的课业。

三姐只买了七本书,就将自己月余的收入都付出去了,不禁暗自咋舌,想到回去告诉了老娘,她又要唠叨。

那伙计看她出手大方,也以为是个财主,又殷勤问要不要送上府里去,三姐心有余悸不再同他讲话,自己接了书,提着剑往宁荣街去了。

她去的急,心中一时忘了这等人家的门也难进,最后搬出宁府珍大奶奶妹子的身份,那几个门房才道宝二爷一直在园子里。

三姐往日也听说过荣府为娘娘省亲建造的大观园,别的一概不知,那晓得宝玉住哪?只好问清了路,往那边去了。

这次可巧,她刚到门口就碰见茗烟从里头出来,要不然想进去也难。

茗烟见了三姐,要不是她先叫了人,还有些不敢认,“姨奶奶,您有什么吩咐?”

“也没什么事,宝二爷可在家?”三姐看左右无人,索性直说了。

茗烟答道:“姨奶奶,真不巧,二爷去赴北静王的约,也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三姐看眼天色,只好将东西交给茗烟,“这事我送二爷前些日子帮我找师傅的谢礼,你悄悄的交给二爷便是,等二爷得了空,我再来谢他。”

茗烟连连应了,摸出是书,因问道:“姨奶奶给的是什么书?要放在外头书房里还是送进去?”

“讲地理人文的,随你放哪都行。”三姐又叮嘱几句别弄丢了,才拿着自己的东西往家走。

回到家果不其然又被尤老娘说了几句,三姐便拿自己打听到的消息糊弄她:“听说桂花夏家想给她家里姑娘找个女夫子,妈你说我可能选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