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特么冷啊!”
李天明兄弟两个,一路小跑着回了家。
雪下得并不大,只是气温降得太快,身体还没来得及适应。
“回来啦,咋这么晚?”
宋晓雨迎了过来,递上了两条毛巾。
李天明接过,刚要擦,这才注意到堂屋里还坐着两个人。
“有事儿?”
谢建设和宋长英。
这天寒地冻的肯定不是过来串门,一直待到现在还没走,自然是为了等李天明。
“天明!我来是……”
谢建设话说到一半,便看向了宋长英。
“有啥话就说呗!”
李天明和村里这些知青都不算熟,平时也没什么来往。
也就是宋长英,因为和宋晓雨的关系好的缘故,时常来串门,见的次数多一些。
“小蓉,把饭端来。”
李天明兄弟两个还没吃呢。
小蓉答应了一声,去厨房端来了晚饭。
大米干饭,腊肉烩白菜,还有一盘腌菜。
“我先吃着,你们想好了就说。”
李天明没虚让,这年头,除非是实在亲戚,否则没有去人家家里吃饭的。
定量都不多,你吃一口,人家就少一口。
两兄弟闷头干饭,宋晓雨倒了两杯热水端过来。
“长英姐,你就说吧!”
宋长英有些为难,她是被拉来的,都知道她和宋晓雨的关系好。
由她出面,成功的概率也能大一些。
“那我就说了,李天明同志,我们来是有件事想要和你商量。”
“说吧!”
李天明应了一声,丝毫没耽误往嘴里扒拉。
宋长英和谢建设对视了一眼。
这件事本来和她没关系,她已经在村里的小学做老师了。
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一点儿都不想改变。
可同为知青的战友们却还陷在繁重的农活中,体验着水深火热。
“村里要建工厂,将来建成了,是不是需要很多工人?”
李天明闻言,已经猜到两个人的来意了。
“是!”
“工人是准备从村里招吗?”
“这还用说,肯定得先紧着乡亲们。”
李天明已经和李学庆商量好了,将来工厂建成,所有工人不记工分,直接发工资。
不过欠下的工,等到年底分粮食的时候,肯定要受影响。
总不能成了拿工资的工人,还占着村里的一份口粮。
到时候口粮的差额,要用钱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