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谁能如宣太后跟昭襄王一样的狠,一样的疯的!”嬴骜握紧了拳头,仿佛能感受到那段岁月里压抑而凌厉的权谋气息。李斯低声叹道:“最可怕的不是杀戮,而是让人一步步走进局中,至死方觉。”
宣太后的隐忍与决断,昭襄王的顺势而为,皆非寻常君主所能及。他们不动声色地改写国运,将百年积弊悄然化解,真正做到了以智驭势、以静制动。这盘大棋,下得天地无声。每一步都看似退让,实则进击;每一处留情,皆为杀机预埋。
果然,权力的更迭从不靠雷霆万钧,而在于寒霜覆地、无声消融。宣太后以亲情布局,以国法为刃,以军功为引,将一场滔天风暴化于无形。她教会后人:最高明的掌控,是让对手在安稳中丧失警惕,在喘息间失去根基。
“当年,宣太后她不废一诏,不戮一臣,却令宗室屏息、世家低头。她执掌大秦朝政数十年,却未尝想独揽大权;她扶持亲子登基,又亲手将他推上权力之巅。待大局已定,她安然退隐,如秋叶静落,不留纷争。”
“后世只道其权倾一时,却不知她每一步皆为秦国立基,每一策皆向千秋筹谋。真正的掌局者,不在于坐拥多少权柄,而在于能于无形中定鼎乾坤。宣太后之智,正在于此。”
王翦微微眯起眼睛,似是陷入了更深的回忆,声音低沉而沉稳:“宣太后这般人物,即便放眼古今,也是少有。她不仅在朝堂权谋上有着超凡的智慧,于用人之道上更是独具慧眼。
嬴骜听得入神,不禁问道:“那宣太后在用人上,就没有过失误吗?”王翦微微一笑,说道:“失误自然也有,但宣太后总能及时止损。她深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可一旦发现所用之人有异心或能力不足,也会果断舍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比如曾经有一位将领,在战场上表现不佳,且心怀不轨,宣太后得知后,毫不犹豫地将其罢免,并重新选拔贤能之士接替其位,确保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不受影响。”
李斯感慨道:“如此看来,宣太后不仅有着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权谋手段,在用人方面更是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果断的决策力。她就像一位高明的棋手,每一步都走得精准而巧妙,将秦国这盘大棋下得风生水起。”王翦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宣太后为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有了后来秦国的一统天下。”
“而世家就是基于宣太后留下的威慑这才紧缩一团。加之,先昭襄王那几十年的压抑,更是让他们明白,昭襄王也是一头不能触碰的猛虎。”
“到了后来,世家为什么敢出头了呢。那就是不得不说当年的昭襄王的嫡子在外为质子后身亡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