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璐,坐船累着没?”蔡秀娟穿着一身防水胶衣,脚上是一双筒靴,干练十足。
“没有,我坐船也坐习惯了。”
“这是我们大队的曾大队长和大队李书记,还有大队张会计。”蔡秀娟身边站着三个男同志,两个年龄稍长,一个是年轻后生。
“曾大队长,李书记,张会计好。”简璐没想到这么多人等着自己。
“你好你好,简璐同志,欢迎你过来啊。”曾大队长面目和善,笑起来更是亲切,面对简璐表现出十二分的热情,“我们听蔡秀娟同志说,这回的珍珠养殖,你可帮了不少忙。”
“这次你也帮我们看看吧,听说你是从大城市的知青那儿学了不少,还看过很多这方面的书,我们都不太懂这些,还得你帮着把把关。”李书记也客气。
蔡秀娟所在的桐清大队条件不宽裕,内陆的公社多半以种地为生,靠水的大队多半以养鱼捕捞为生,不过靠水里的东西也只能混个温饱水平,大队依旧贫穷。
这两年,有些大队自个儿搞起了小型制衣厂,就让队长的社员养蚕制衣挣工分,倒是渐渐富裕起来,可那是人家大队有养蚕的条件。
曾队长和李书记也发愁,天天琢磨怎么能提高社员们的每个工分的钱,怎么让大队更多人吃饱饭,吃上细粮。
正可谓是口渴了有人送水来,蔡秀娟提出的珍珠培育让几人觉得看到了希望。
“我也就是稍微了解些,主要技术还是秀娟姐掌握的,这回我来也是帮着看看,最多提提建议。”
“简璐同志,你可是咱们珍珠养殖场的顾问啊,随便提放心提!”张会计年纪轻些,性子也活泼,一句话惹得众人笑起来。
蔡秀娟带着一行人去大队划归的培育珍珠的池塘,这块区域比去年蔡秀娟试验培育的鱼塘大了四五倍,池塘不远处就是这次珍珠养殖场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