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下人回答:“侯爷只在大军班师回朝那日出了门,想必是前去瞧热闹去了。”

询问过后,穆苏约莫明白了。

穆岩自小同祖母二人母子情深,穆苏还清楚的记得在杜氏未曾登上常平侯府的门之前,穆岩作为一个儿子,当得起一声孝子之名。

一切在杜氏登门之后发生转变,再然后祖母被杜氏毒害;穆岩并不知晓其中内情倒也无恙,只伤心母亲离世;但最后,却猛然得知母亲竟是因自己贪图女色而被戕害,心中又怎能安心?自然是无时无刻不在煎熬之中。

心气神儿去了一大半,又闻穆苏分析常平侯府之境地,明白多年来自己固执的守着兵符,一心想要光宗耀祖乃是大错特错,反而致使常平侯府逐渐没落。

煎熬许久,穆岩说服自己交出穆家军兵符。

这兵符一交出去,穆苏的另一半心气儿也没了;自幼习武,一腔热血,半生都挥洒在了穆家军当中,到头来那却再不是自己的了。

直至近日,又得知穆家军凯旋而归,方知没了他穆家人穆家军照样能征战沙场,照样□□;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几十年来他的存在可有可无。

是而,这吊着的最后一口心气儿也没了。

穆苏心想,穆岩没明白一支军队的军魂或许会因为一个人而凝聚,那人成为整个军队的主心骨;可这样的情况只有在真正的沙场,刀口舔血的战场上才能出现,只有共同历经过生死的人才会如此肝胆相照,拧成一股绳。

可大庆已经百年未曾大兴战事,穆家军早已不是百年前那支同先常平侯征战沙场的穆家军;穆岩也不曾带领新的穆家军一同历经生死,如今的穆家军只是一支名为穆家军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