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说的是,这样的大喜事儿是得好好操办一番,妾身一定好好安排。”杜氏点头附和,仍是一副温柔和善的模样,全然不知心下作何想。
穆侯爷瞧着眼前的嫡长子心里甚是欣慰,温声询问:“阿玉可有什么要求?”
“父亲若是想要庆贺,不若布施些稀粥、干粮于京郊难民,如此也算一番功德。”穆苏想了想开口提议,瞧着穆岩如此行径想来是丝毫不顾及他人是否闲话,想着要扬眉吐气一番;可常平侯府弃武从文本就打眼,京中各家想必都看着,再如此张狂行事想来是要惹上不少人不悦,不如施粥布粮也算有个好声名。
穆侯爷想了想那些书香世家门第的人都喜沽名钓誉,逢上节气喜事施粥布粮也是惯例,如今侯府总算出了个读书人,行事上也得注重些免得再叫那些个酸儒评头论足,沉思片刻后点头:“有理,就按你说的去办。”
殿试后高中的进士皆有一月时间回乡省亲亦或是回乡立进士牌坊等等,所属籍贯知县还会前来相迎,此番算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江淮此番高中进士于江家而言算是天大的喜事,自此便能改换门庭再不受他人轻贱,对此结果江淮甚是满意,一心想着赶紧归家竟连朝考也无心准备。
朝考于传胪大典后第三日,同殿试一般只一日时间,不掌灯,即收卷,除殿试一甲前三人外皆要参加,这也是入翰林院的最后机会,若是朝考发挥出色便能成为庶吉士留在翰林院,不过仅三年期限,三年后再考若仍为优便能留于翰林院。
“你朝考当竭尽全力,若能为翰林院庶吉士便能留在京中。”寻了闲暇前来良水巷,穆苏开口劝说江淮。
江淮闻言摇摇头开口:“穆兄你不必再劝,我意已决;我自知出身商贾之家,费尽好大的心力才能高中进士,即便如此亦有闲言碎语,且朝中又无人帮衬,即便留在翰林院日后入阁希望也甚是渺茫,不若早早认清现实寻一处好地方外任,为一方父母官来的逍遥自在。”
一番肺腑坦言吐出,穆苏也不再开口劝说,江淮思虑的不无道理。
“待后日朝考结束之后,我便打算同康兄启程回临淮,穆兄你是否要一道?”江淮想着回家,面上带着轻松的笑意,在家时总觉烦乱,离久了却甚是想念。
“你们先行一步,我随后便到。”穆苏思忖片刻回答,常平侯府的流水宴定在朝考后第二日,待解决了常平侯府的琐事,他便立刻启程回临淮,若乘快船定能赶上。
第83章 朝考结束
三日后, 朝考结束
雾气还未散马车便从良水巷驶出,于码头送别了江淮、康旬二人再折返回常平侯府,府门前下人们已经忙碌起来,张灯结彩、红绸高挂的足可以看清此次宴席的隆重。
“世子。”忙碌着的下人们见了穆苏立时放下手中的差事行礼, 府中的下人都知道现如今府里最有指望的可就是先夫人的世子, 前些年头不过是世子不在侯府里头, 下人们心里可明镜儿似的。
穆苏并未在意常平侯府中这些琐碎的小事,离家多年且这里早已无人能让他牵挂,心中对这常平侯府实则没有一点归属感, 甚至还不如泰安府老宅感情深些;现下权宜之计暂居于此,待安顿好之后这常平侯府他还是要搬出去的。
深夜, 净心院
福妈妈打着灯笼立于书房门外, 左右看了看四下无人这才伸手轻叩两声门;“何人?进来。”听见书房里传来的声音福妈妈快速推开门抬步走了进去。
“福妈妈, 为何如此晚还未就寝?可有何要事?”穆苏抬头见是福妈妈忙放下手中的书卷,随即起身走向前去;福妈妈放下手中的灯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低声哭诉:“世子,您可定要替老夫人伸冤啊!”
乍闻此言, 穆苏瞬时意识到今夜福妈妈将会告诉他一些自己从未知道的事,面色凝重伸手将福妈妈搀扶起来轻声安抚:“您慢慢说, 我听着。”
“前些日子同世子说了老奴这些年的怀疑,之后老奴便打起精神开始遍寻从前在老夫人院儿里服侍的丫鬟婆子, 许是老天爷帮忙竟真叫老奴寻找了一个!”说到这里福妈妈有些激动,不过却又生生按捺下去,小心翼翼的往窗外瞧了瞧。
见此,穆苏开口:“福妈妈不必顾及, 院外有暗卫。”
闻此言,福妈妈开始放心大胆的继续说道:“前些日子老奴出门去置办些东西, 瞧见一人伢子带了一群奴隶赴京前来贩卖,在那些奴隶当中老奴瞧见有一女奴长的极为眼熟,后跟上去仔细打量了一番,见那女奴就是从前在集福堂侍奉老夫人的玲玉,顿时十分诧异;本欲好好询问一番其为何沦落至此奈何人伢子阻挠,老奴便花钱将她买下来,这才发现玲玉竟被人拔了舌头成了哑巴,询问不出什么老奴只能先将她带回去安置;初时玲玉如惊弓之鸟,过了好些时日她才敢抬头看老奴,今日老奴竟从玲玉那里得了这张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