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黄帝若有所思看向某个方位,在那边,是蚩尤的部族。

巧的是,遥远的蚩尤部落,蚩尤本人也在看着黄帝部落的方位,手中正用兽皮反复包缠着石斧柄。

两个部落迟早会有一战,不过他们此时都先收起心绪,静静看向天幕。

【于是在地中海,罗马就是文明!罗马就是先进!罗马就是其他文明打破脑袋也想主动加入的地方。】

【在中世纪(顺带列出中世纪是华夏南北朝到明朝初期这段时间),欧洲谈起“文明”象征只有两条,第一,能够应用拉丁语读写。第二,身为天主教基督徒。】

【拉丁语是罗马官方语言,基督教是罗马后期的国教。】

【这便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条条大路通罗马”。】

明初。

永乐大帝朱棣眉峰聚起:“原来海外还有如此强大的文明。”

虽然这个文明到明初时已经算是没落,不似之前强大,然而朱棣依旧忍不住惊心。

海外能孕育出罗马,会不会还能孕育出其他大国呢?

只要是雄主,都会忍不住去征服,若他们有一日将视线投向东方,大明能不能镇压?

朱棣对自己很有信心,对自己的子孙后代没有信心任谁把一整个败家榜看下来,都没办法自信自己的国家能长盛不衰。任你再多明治,只要碰上一个败家子,全得玩完。

……

宋朝。

赵匡胤已经好久不曾呼吸了,此刻才缓缓吐出一口气:“好一个大国啊。”

而如此大国,到最后居然不能大一统?竟然就此分裂出去?何况,“条条大路通罗马”这话,看着就像是说罗马治下,道路通畅车同轨?

还有“拉丁语”,应当就是“书同文”了吧?

文化一统,语言一统,道路一统,为何地盘无法重新一统?

“这是为何?”

华夏有一个秦始皇,作用真的那么大?

天幕继续

【而华夏,走的是另一条路。】

【华夏文化,是从本土自己孕育出来的文化。周公旦制礼作乐,礼乐的传播,如同为华夏人塑造一根脊骨,无论肉是松散还是紧实,只要那根脊骨在,只要礼乐在,华夏便不会彻底消亡。】

【而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是在往脊骨上雕刻花纹,或许有些纹路会变淡,有些纹路会消失,但总会有学派能留到最后,成为治国基石。】

【文化能加强民族的向心力。百家学派碰撞,所绽放的光芒,会指引民族前进。】

【这是华夏文明自己诞生出来的知识,深刻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纵使神州陆沉多次,它们也能顽强生长,使神州人牢牢记住自己的文明叫“华夏”。】

【这便是华夏能“分久必合”的缘由之一。】

【而罗马,它强盛,它庞大,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乃至后来文艺复兴,追溯起源也非是罗马,而是希腊罗马只是传承了希腊文明。】

“文化!”

如同万道惊雷齐响,炸得霍去病心头好像有股热流在燃烧,呼吸急促,胸膛起伏若波涛。

原来,周时诸子留给后世人的学识,是这般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