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世界里搞化学反应,用天书神笔做物理改良,这科学加玄学的,实在让人精神分裂,但也是真的方便管用。
周不渡已经不深琢磨了,为揽月简单讲解了温度、气压之类的基础概念,拿着新鲜出炉的温度计,分别测得沸水、刚从天书里取出的雪山水的温度,算好等分,画上刻度。试着测了测自己的体温以做检验,三十六度五,误差不大。
烧杯有了,温度计也有了,零度的雪山水、硝石、井水都够用,丹房里有杆秤、戥称,但要做实验,还得有一个计时工具。
周不渡想了想,跟揽月打商量,让她自个儿拿温度计去尝试测量,自己则同越千江翻开天书,把破损的丹炉利用起来,收入书里,加以改造。
这些天,他陆续画了轮椅、机械外骨骼、种种符箓,对法宝的使用日益得心应手。之前用神笔画东西,取出天书之后还需要在现实世界里好好打磨,这会儿却是笔随意动,造物精度堪比3d打印。
他要画的是一座时钟,不涉及化学及更深层次的变化,简简单单的形变,不会消耗多少精气。
但见神笔舒展,一丝发千毫,细描摹、精勾勒。
框架、支柱、螺丝垫圈、齿轮、发条、连接杆、偏心套组、擒纵机构……大大小小百来样零件,画好之后,直接在书页上操作组装。
继而把成品取将出来,装配调试,套上木壳,略作装点。
指针转动,一座旧式机械台钟问世了,非但表面光滑、线条流畅,而且内蕴神力。
“这玩意儿可真精密。”杨悉檀的魂体绕着座钟飘荡。
真说起来,多思多虑虽是周不渡的毛病,却也是他的优点。对什么都多看一眼、多琢磨一番,精益求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因此,他至今仍记得儿时跟列昂尼德合力制作的玩具机械钟表的模型图样。要不是没有合适用来做游丝的钢材,他甚至能画出机械表,直接拿去贩卖倒省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