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育有立住的二儿二女、掌管宫务多年的五妃之一的德妃啊,只因谋算贵妃娘家侄女得罪了贵妃,就被弄得脱了一身皮——丢了宫权、没了封号,里子外子都没了,可不就是一身皮吗?

她们这些人,和从前的德妃比起来,算什么?

那些忘了敏若年轻时,无论宠妃还是宗室老资历命妇的面子都半点不给的“骄横”作风的故人们,和没见识过敏若年轻时做派的年轻人们同时心神一肃,哪怕心里再痒痒,也没敢现在就撞到敏若跟前去。

所以说永和宫妃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和书芳分析一番局面后,敏若如是道。

书芳抬头看她一眼,笑了,“永和宫妃若知道姐姐这句话,恐怕又要气得呕血了。”

德妃被褫夺了封号,原本应被称为“乌雅妃”。

如今宫中妃位上七位,除了惠宜荣平这四位掌管宫务的,另一位宣妃手中虽无宫权,但出身博尔济吉特氏,有太后撑腰,亦十分尊贵,锦妃母凭女贵,一心带着弘恪过日子,一般人也不敢招惹。这几位都有封号,只称呼她做乌雅妃,似乎有几分埋汰人的意思。

她好歹也曾是积威深重、风光煊赫的五妃之一,宫里大多数人都讲究做事留一线,提起她便以永和宫妃称之,听起来有几分客气。

但敏若细细琢磨着,觉着这里面的客气似乎也有限,她每听到一声“永和宫妃”,不也是在提醒她如今的落魄失意?和乌雅妃又有何区别?

书芳淡定表示:“客气客气,听着体面些。”

敏若不禁莞尔。

她们二人无事来聊的闲话外人自然无缘得知,此刻听到“呕血”这个词,敏若忍不住露出几分赞叹佩服的神情——敏若是真有几分佩服德妃了。

就论这永远打不到的韧劲与毅力,历史上她不成功谁成功?!

没错,自去岁开始禁足生活之后,永和宫妃痛定思痛,为自己确立了诚心忏悔的病西施路线,三个月内,永和宫只有按时送出来的佛经和连连请去的太医在紫禁城内狂刷存在感。

工工整整的楷书小字,听闻还是康熙当年与她浓情蜜意时,把着手教她写出来的。

年后禁足已解,但永和宫妃身体抱恙,仍少见人,听闻只偶尔去宝华殿礼佛祈福,似乎向佛之心颇诚。

她到底在康熙身边多年,她做到如此地步,又真情实意地忏悔告罪,康熙心中无论信了几分,总会有些心软。

敏若早料到会如此,并不意外,只是有些唏嘘。

乌雅妃心里未必有康熙,但又并不能失去康熙,因为她如今想要拥有的一切都只能依仗康熙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