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贵族们高兴了,打赏自然就相当多了。
顾凝宸想着这些西洋贵族简直是一己之力拉动了整个港口的内需,连带周边的人都受惠了。
比如这酒楼的买卖,贵族摆宴席多了,食材要的多,附近的农人就能多卖菜,价钱甚至还能高一点。
酒楼需要马车,除了做马车的工匠受惠,做木料生意的人也受惠了,卖拉扯的马匹甚至是卖驴的人都有了赚头。
另外酒楼需要成套的餐具,卖玻璃和瓷器餐具的商人就赚到了。
商人这边卖得多,跟玻璃和瓷器这边工坊进货也多,工坊的工匠干活多,赏钱也多,自然跟着受惠了。
顾凝宸甚至想着,要是荷兰和英吉利多打一阵子,让这些贵族多留个三五年的,这港口小镇估计会越来越大,整个都要繁华起来,不输周围的城镇。
甚至还能拉动周边城镇的gdp,巴不得这些散财童子一样的西洋贵族多留一阵子,把钱花光了再走!
她转念一想,这些西洋贵族身上带的银钱是有限的,要真花光了,回头他们去哪里弄钱来?
他们这边总不能看别人钱花完了,然后没钱了,就把人赶出去那么过分吧?
顾凝宸一说,康熙听着就笑了:“你啊就是爱操心,那些西洋贵族哪里会没钱?真没钱的压根不会过来咱们这边,路上的花费就已经十分巨大了。”
“要是实在那边战火蔓延过不下去,没钱的也只会搬去另外的地方,不可能漂洋过海到大清来。”
所以来的都是不差钱的主儿,还是钱多到烫手那种,不然就这么个烧钱的法子,光是路费就已经很多人付不起了。
哪怕他们真在这边把随身带的银钱花光了,西洋那边只要领地没被烧个精光,就有源源不绝的钱送过来。
康熙又道:“别忘了,他们其中很多人家里是有矿的。矿山出产的东西一变卖都是钱,哪怕荷兰和英吉利打得正在兴头上,其他地方总要活,不至于所有人都参与进去,把自己国家的运转都忘了。”
两人是打上头,其他参加的人要么迫于无奈不得不加入,要么也是有新仇旧恨在,联手报复回去。
但是帮忙归帮忙,把自己直接赔进去倒是不可能,只会派出一部分人意思意思弄点动静,或者偷袭一下,再多是不可能的了。
他们国内只要不是战场,那就好好的,周边船队最多绕路过来送钱,反正绝不会让贵族真的沦落到无钱能花的地步。
实在一时周转不灵,不还有其他贵族在吗?
他们一起过来,同一个国家的贵族就不少。
哪怕以前他们没什么特别厉害的交情在,这时候在大清的地盘上就代表了他们国家的脸面。
自家人没钱吃的穿的,传出去多丢脸,这还顺道连累自己丢脸,必然会借钱给对方周转,好歹缓过来。
实在不行,还能典当一些贵重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