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耿俊华提议的,就是以印度三级公路标准,建设一条临时性的土路。

思考再三,朱富贵向现实屈服,批准了这一方案,并且表示英雄所见略同,朕也是这么想的。

耿俊华得到了朱校长的夸奖,斗志满满地离开了。

朱富贵则忍不住深深叹了一口气。

我煌煌大明,怎么就落得个军事向袁大头看齐,基建向三哥看齐的田地呢?

忒气人了!

不过考虑到现在是十九世纪60年代,如果将三哥平移过来,屠美灭日平独镇露也不在话下……吧?

朱富贵用力摇了摇头。

爱谁谁吧,总之能在12月底前将可以开车的道路修通,自己就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了。

说起来,虽然从温哥华地区拐了几千劳工来,只等12月的猪仔船一到,大明总人口就能超过两万了,但如今各个部门依然都在喊人手不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刻的大明正发生着与后世相反的事情,或许可以称之为“外卷”。

严重的外卷在于优质人口的不足。

除了陆军2800人,海军800人,锦衣卫500人的编制,伐木厂占用了最多的人口。

在后世,煤炭已经不值什么钱了,所以普拉什矿区的煤炭除了上交给铁路公司,就是大明自产自销了,木材依然是大明最重要的对后世出口创汇产品。

好在面积比神农架林区还大的腾龙山脉原始森林足够朱富贵祸害很久的。

而且由于贩卖珍惜树种会额外消耗文化值,反而使得大明伐木厂对于森林植被的破坏并没有那么丧心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