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页

杨云亲自敲锣,在店前的空地上走了一圈,道:“今日惠顾小店的客人,每人送美酒一壶,小菜两碟……席位有限,先到先得……”

杨云的嗓门很响亮,围观的人基本都能听到,却没人上前应答。

富贵之人不会贪图这点小便宜,升斗小民又怕上当受骗,不敢进酒楼消费,或有想进店捣乱的地痞,见何五六带着几名漕帮弟兄站在门口,也不敢乱来。

酒楼的受众是洛阳城的“中产阶级”,以及南来北往的客商,但这些人往往不喜欢凑热闹,所以一时间竟然出现冷场的情况。

“白吃白喝,诸位也不愿进店尝尝?”杨云笑着问道。

围观人群纷纷表示不信。

“骗人的吧?”

“耍人的伎俩,进去恐怕就出不来了!”

围观者本来就不相信,再听旁人说上几句,更没人尝试了。

就在这个时候,人群中挤出来三人……

却说这三人非常特殊,走在前面那位是一个身高七尺的汉子,尚未到九月天,已穿上狐皮大衣,好像很怕冷的样子,在这时代只能用“豪”来形容,这一身着装乃是土豪过冬的基本配置。

这汉子的样貌和打扮,跟中原人迥异,浓眉碧眼,相貌粗犷,唇上两撇八字胡,下颌还留着山羊胡。

汉子身后跟着两名腰间挎刀、身高九尺的浑实汉子,让人惊奇的是这两名汉子一看就不是黄种人,皮肤黝黑,咧嘴笑时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乃是极为少见的“昆仑奴”。

开元、天宝年间,大唐繁华无与伦比,四海来朝令大唐跟周边国家交往异乎寻常的频繁。

洛阳作为东都,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可以跟首都长安媲美,在这里南来北往的客商多如牛毛,来自西域、吐蕃或是北方草原的胡商比比皆是,社会对于胡商的存在极为包容。

而随着番邦的进贡和跨国贸易持续进行,不同皮肤、语言、种族的人来到大唐,在洛阳市井街巷中经常能见到不同肤色的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