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袁绍为什么会跟刘备开战,这已经是不需要论证的了——袁术灭亡、刘表承认刘备为正朔之后,天下总共就剩四家诸侯。

袁绍要拥立刘和,刘备会自己称帝,剩下就是曹操、孙策。

曹操早在当初“新·官渡之战”中被袁绍击败迫降后,就已经半附庸承认了将来要跟袁绍一起拥立刘和。等孙策也承认刘和之后,天下所有诸侯都站完队了。

袁绍再不打刘备,就没有敌人了,不就等于白白坐等刘备继续种田壮大发展实力?

到时候,只有两种可能性:

刘备同时打袁曹孙;

或者刘备先打袁曹,孙暂时看戏骑墙保存实力,自己种田发展南方豫章和闽中。

这不是李素的外交能力不行,争取不到更好的条件,实在是刘备已经是天下第一大势力了,哪怕剩下三方彻底报团取暖,这都是有可能的。

外交态度永远是跟实力相关的,战国时秦那么强,引来六国合纵抱团,不能说是秦的外交水平差。哪怕你后来要重新连横,那也得击败合纵的盟主才能考虑连横。

现在的局面,就是西边半个华夏刘备一家,东边袁曹孙三家从北到南合纵,袁绍相当于合纵长。

当然袁绍和刘备的战斗不一定会一次性就打到其中一方崩溃。因为后勤的问题,双方只会在边境要害上分胜负。胜负已分后,只要一方坚壁清野焦土退却,另一方要大纵深乘胜追击还是很困难的。

所以,很有可能打到“只分胜负,不决生死”的状态,就停下来。然后再考虑是补足后勤短板继续进攻,还是趁着对方有生力量空虚失去威胁的机会,再找借口收拾其他小诸侯。

……

南线的“无主之地”瓜分之后,中线的袁术地盘还有最后一块肥肉没有彻底“确权”,那就是雒阳所在的河南尹,最值钱的京畿之地。

四月下旬,袁术本人其实已经在纪灵和刘勋的掩护下,撤退通过了颍川郡、汝南郡,“迁都”到淮南寿春。

纪灵本人是“护驾”一起跑的,还要帮袁术打先锋开路、解决小股的曹操渗透截击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