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真要节约讨袁成本,宁走水路三千里,不走陆路三百里——当然除非你有本事因粮于敌,那就当上面这笔账没算。
你打到哪儿敌人把府库存粮留给你吃,让你不用自己运粮,但这得指望敌人仁慈,不敢坚壁清野焦土防御。
当然,周瑜这么算,还是有点问题的,主要是他久居东南,并不知道“水路两用大篷车”如今在刘备的领土上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刘备如果动用足够的篷车,首先可以省去在博望和昆阳两处卸船装车、卸车装船的装卸工人力。
另外,其实也能避免“汝颍流域的船都被袁术袁绍坚壁清野带走,必须全部重新造”的问题。因为船不能翻山开过来,但篷车是可以短途翻山开的,把华夏西部地区的篷车翻过桐柏山开到汝水里,可不就能用于进攻东部帝国了么。
同理河东的关羽那边,造船太慢的话,如果有急用,也能要些篷车,直接走河东陆路开过三门峡,然后再往黄河下游一放,就避免了“刘备阵营在黄河下游没船,天下没有船可以通过三门峡”的问题。
只不过李素的篷车还是小了点,不太适合在黄河下游那种水量丰沛的大河里航行,很容易翻船。
不管怎么说,周瑜基于自己的理解,劝孙策采取了“承认刘和,但不出兵不与刘备为敌”的外交姿态。
第605章 你这是在怀疑孤的凝聚力么
刘备军与其他讨袁术诸侯之间,在南线的领土瓜分,暂时以夏口为界,陷入了平稳。
孙策的这种态度,以及他趁机攫取的那些名义上原属刘表的领土,在扩大了孙策的领地、确保了地缘战略安全的同时,肯定也会得罪刘备,长远来看会给刘备与孙策开战的借口。
不过,这种借口一两年内未必会爆发出来,只要孙策不做出更多主动敌意的动作、不对刘备已经吞下去的利益动手,刘备多半不会第一个对付他。
理由么,无非是“不论刘备下一阶段是否对袁绍动手,袁绍肯定都会对刘备动手”。
所以,刘备如果暂时装无视,不跟孙策敌对,那就是暂时先跟袁绍争天下。
如果坚持对孙策动手,那就等于是同时跟袁绍孙策南北两线开战。
孙策虽然不强,但只要刘备和李素有理智,就会知道两线作战肯定不如打时间差各个击破。在夏口对岸设置一定兵力防守相持,扼住江汉河口,远比南北同时两线攻势要容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