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刘一儒的郎中,拿到了整整二十三名额,跟翰林编修一个待遇……
因为他是吏部考功司的郎中,掌握着文官的绩效考核、评优评级。
另外,言官们也是惹不起的,给少了是要放炮的。
所以吏科都给事中王治,便拿到了二十二个名额;另外两名左给事中,各拿到了二十个名额。
至于剩下的两位同考官,兵部职方司蒋主事和户部云南清吏司蔡主事,一没本钱二没后台,就只能委屈一下,把最后二十五个名额分了吧……
因为后者比前者的官职更重要些,所以多得了一个。
这还是李春芳处事圆滑,不愿吃相太难看。不然就是让两位小小的主事都得个个位数,他们也只能瞪眼看着。
所以坊间常说,中举人靠的是才学,中进士靠的是造化。
你被翰林抽中阅卷,就是比被普通的官员抽去,取中概率高的多……
第一百六十四章 赵二爷这辈子全靠小阁老
等四百个名额确定下来,也到了二十四日过午了,翌日便是填榜的日子。
同考官们便将未被取中的三千六百份卷子,全都堆在堂下,请主考大人搜落卷。
因为时间紧迫,第二天就要填榜了,是以向来主考们,都只是象征性的翻一翻,随便找出几个幸运儿来取中,便算是今科无遗珠之恨了。
然而让申时行等人没想到的是,主考大人居然看的十分仔细,每一份卷子都拿起来仔细阅读一番,才转到下一份。
众位同考官不禁交口赞道:“李相公对每一个举子负责,真是我辈楷模。”
两个监临官心里却暗骂,还不知哪个大佬家的笨蛋,关节通到次辅大人身上,却被房考官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