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帝可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毕竟以天子九五之尊的身份,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关社稷之事,司马师可不敢草率行事。
擅行废立,几乎等同于谋逆,历史上的权臣,轻易地废除皇帝,鲜有善终者,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东汉末年的董卓,趁乱进京,擅自废帝,很快招来了关东十八路诸侯的讨伐,最终败逃长安,为吕布所杀。
所以说废帝是一件很拉仇恨的事,很容易遭到各方势力群起而攻之,司马师想要平平稳稳地将曹芳给废掉,那就必须要学霍光,给曹芳安上诸多十恶不赦的罪名。
当年霍光就是这么干的,昌邑王继位二十七天,造恶千余条,天怒人怨,霍光于率众臣上表奏明太后,废掉了昌邑王,改立新君。
对于司马师来说,霍光就是现成的样板,想要废除曹芳,首先便要罗织出曹芳不配天子德行的罪状来,然后发动文武百官的力量,由司马师来牵头,上奏郭太后,按律来行事。
其实罗织罪名也不算什么复杂的事,曹芳本身就不太检点,司马师都不用细查,就可以轻易地收集到不少的罪证,只不过这些罪证稍微显得有些苍白,这最多只能证明曹芳是一个庸君,而非昏君暴君,想要达到废帝的标准,司马师还需再收集有力的证据。
就在废帝之事紧锣密鼓地进行之时,淮南前线突然传来战报,诸葛恪大举兴兵,进犯新城,司马师只能暂时地将废立之事放下,全力以赴地投入迎击吴军之中。
第1208章 围攻新城
东兴大捷之后,太傅诸葛恪受到吴主孙亮的嘉奖,进封诸葛恪为阳都侯,加封丞相、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并赐金一百斤,马二百匹,缯布各万匹。
这次的东兴大捷,是吴国自石亭之战后取得的又一场辉煌胜利,吴国人期待这场胜利,已经整整地等了二十五年,这二十五年来,吴国多次与魏国交战,屡遭败绩,让孙权是痛惜不己。
只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孙权刚刚驾崩,诸葛恪就在东兴取得了大胜,斩首两万多级,最让诸葛恪高兴的是,斩杀了叛将韩综,终于将这个孙权直到临死还念念不忘的人就地正法,这恐怕也是祭典孙权的最好方式了。
这场胜利也让诸葛恪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原本东吴朝中还有一部分人不服诸葛恪,经此一战之后,佩服地是五体投地,朝中再无质疑之声。
这也难怪,东吴人等这场胜利,已经是等得太久了,得胜的消息传回到建业之后,民众完全沸腾了,载歌载舞地来欢庆胜利,同时也对诸葛恪是歌功颂德,大赞其名。
称赞的多了,诸葛恪难免会飘飘然起来,对待魏军,也不像先前那样谨小慎微,渐渐在些轻敌了,认为魏军也不过尔尔,自己可以打败他们一次,就可以打败他们两次。
所以在东兴大胜之后,诸葛恪就留在了东兴,并没有回到建业去,一直在此筹措兵马,积极备战,准备向魏国发起反攻。
诸葛恪的出征意图遭到了诸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国力不支,军士疲惫,理应休养生息,不应妄动刀兵,便纷纷来信劝阻诸葛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