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少了司马懿这个强劲的对手,曹亮还是暗吁了一口气。
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说穿了,科技含量较低,最为容易仿制,曹亮早就有的造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想法,但始终未能实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唯恐被司马懿所复制,如果双方的武器装备被拉到同一水平线上,曹亮还真没有必胜司马懿的把握。
这次的祁县之役,并州军彻底地全歼了司马军的骑兵,给了司马懿一次最为沉重的打击,令其元气大伤,纵然司马军可以依靠广大的人力物力,扩军备战,但再想恢复到原先鼎盛的水平,恐怕几乎是不可能了。
毕竟骑兵不同于步兵,它对战马的要求是极为苛刻的,为了打造出这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司马懿已经是不惜血本了,司马师接手摊子之后,再想重现那支庞大的骑兵队伍,难如上青天。
司马师倒是可以利用缴获的那些高桥马鞍双边马镫为样本,打造出一支全新的骑兵队伍来,但想要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完成对并州骑兵的双超越,恐怕是无能为力了。
这也是曹亮迟迟不出手,一出手就要打得司马氏再无还手之力,只有这样,并州骑兵才能占据着绝对的领先地位,继而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之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此刻的并州大战,也是曹亮正式拉开战略大反攻的序幕,在之前的较量之中,曹亮一直是处于一种守势,战略层面上示敌以弱,以此来麻痹了司马懿,令其没有做出精确的反应来。
正因为如此,这次战役才以曹亮的想法来进行着,并且取得了近乎完美的结果。
接下来,并州军自然是不可能守着这一亩三分地,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扩张,跳出并州的范围,进一步地去蚕食掉司马氏的力量,为最后的大决战,做出准备来。
至于司马师,曹亮却无需太过担心了,若论水平和能力以及行军打仗的本领,他比起司马懿来还差了一大截子的,当然,除了司马师之外,司马懿的其他儿子,似乎更不具备这个能力,他们就连司马师的能力都比不上,更遑论和司马懿相提并论了。
先前曹亮一直担心司马懿没死,如果让他逃回洛阳,再养精蓄锐,卧薪尝胆搞上几年,依然不失为曹亮的一个劲敌。
还好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一个刺客,将司马懿给刺杀了,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处,真是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司马懿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的家里,真是太棒了,堪称是一个最为完美的结果!
虽然说这个何海甩得一手漂亮的锅,把世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曹亮的身上。不过曹亮似乎并不在乎背这个锅,反正自己和司马家之前,早就是不死不休的敌人了,多这么一点仇怨和少这么一点仇怨,真得无所谓。
看来现在河东的局势已经是趋于平稳了,司马师刚刚继位,以目前司马军的实力,想要再次进攻河东,显然是无能为力的,做好河东的防御布署之后,曹亮也确实可以返回晋阳了。
在司马军主力撤出河东之后,东路的苇泽关和北路的雁门关都相继传来了好消息,围攻苇泽关和雁门关的军队已经是先后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