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轵关道突围的主意是钟会提出来的,当时司马师也没有反对,为了还不到半天的时间,司马师就又变卦了呢?钟会大惑不解,便主动地去问询司马师:“大公子,离开河东最近的路便是轵关道,为何要舍近求远而走蒲坂津?”

司马师很是淡定地道:“刚刚接到斥侯的探报,并州军屯骑营已经提前埋伏在了轵关道上,如果我们此刻还是按原计划行军的话,就会落入到曹亮的圈套之中,所以没得选择,我们只能是走蒲坂津。”

司马师没有说这是司马懿的计策,这倒不是他不尊重司马懿,而是现在是他主持军务,他迫切地需要竖立威望,而这种关键的时候的决策,正是司马师立威的时候,他必须要展现自己的手腕和力量来,赢得部下的拥戴。

司马懿已经老了,而且这次负伤之后,能不能痊愈,都是一个未知之数,也就是说,以后执掌军队,主持天下大局的,大概率是司马师的事了,司马懿的时代,已经即将划上句号。

而司马懿留下来这笔遗产,并不是如何的丰厚,司马师几乎是在最困难最窘迫的时候,接过了司马懿的权棒,如何带领着这支军队走出困境,是司马师现在必须要做到的事。

钟会恍然大悟,原来是司马师洞悉了敌人的图谋,这个决定相当的明智,避免了司马军全军覆灭的危机,而且摆脱了屯骑营之后,司马军所承受的压力便小了一些,只要司马军能顺利地到达蒲坂津,顺利地渡过黄河,那么在并州的这场噩梦,也终将会结束。

第1001章 死不旋踵

“什么,司马军没走轵关道,而是改行蒲坂津了?”曹亮听到了这个消息,微微地皱了一下眉头。

这个消息确实让曹亮有些意外,按理说司马军兵败之后,最有可能走的就是轵关道,毕竟轵关道是距离河内距离洛阳最近的一条路,司马军发起进攻的时候,就是从轵关道上进军的,如今兵败之后,急欲离开河东郡,自然首选应当也是轵关道。

所以曹亮事先便安排屯骑营前往了轵关道进行埋伏,只要司马军踏入到轵关道,并州军三大骑兵进行铁壁合围,保管让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一举全歼司马军不在话下。

但是没想到司马军离开安邑之后,突然地掉了个头,折向了西南,奔蒲坂津而去了。

是屯骑营的行踪泄露了还是司马军中有高人识破了曹亮的图谋?对此曹亮自然是不得而知的,毕竟屯骑营数量庞大,所经之处动静也颇大,想做到悄无声息也是很困难的,而且司马军中也未必没有会警觉,尤其是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经验老到,想要瞒得过他确实不易。

本身曹亮也是赌一把而已,河东郡三面皆有出路,西面南面皆有黄河隔阻,相对而言,东面走轵关道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所以他才会选择在东面的轵关道上设伏。

不过既然司马军转奔蒲坂津而去了,曹亮也没什么可遗憾的,打仗那有料敌如神算无遗策的,就算你算准了,也保不齐因为种种原因而产生变故,司马军放弃轵关道而改行蒲坂津,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只不过屯骑营已经布署到位,此刻若是再抽调其前往蒲坂津,显然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屯骑营的远程奔袭能力,是要比骁骑营和越骑营逊色的多,看来围追堵截司马军的任务,只能是由骁骑营和越骑营来完成了。

曹亮此时已经到达了闻喜,距离前线很近,他即刻给文钦和邓艾下令,让他们加紧对司马军的攻势,同时派出一部分的人马来,绕到司马军的前面,想方设法地拿下蒲坂县城来,控制住黄河渡口,以阻止司马军西渡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