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完,他自己又否决了:“不好,有了煤他们会制造出更好的武器。”

“要加强沿海巡查,不能让他们拿走咱大唐的物种,如新的籼稻种子,药材种子。”

李易从另一个方面提要求,煤炭出口他其实不在乎。

就倭国那小船,一船能装多少?关键是自己没指出来大唐沿海地区的煤矿。

从陆路运到海边,运费谁出?大唐百姓有活干了。

想到此,李易提议:“三哥,可卖煤给倭国,倭国支付大唐百姓劳作的工钱。”

李隆基愣一下:“为兄估计倭国不会答应,一车煤运到倭国,所费颇多。”

他琢磨明白了,拉一车煤,莫说到倭国,即便送到洛阳,需多少钱财?

倭国还不得用一船铜来换一船煤,哪怕把煤换成焦子,又能冶炼多少矿石?

“唉!赚不到倭国的钱,他们穷。”李隆基遗憾不已。

李易想笑,说得大唐多富裕似的。

“三哥,想赚倭国的钱,其实并不难,倭国普通百姓穷,奴隶不具备什么家产,倭国朝廷有钱。”

李易眼睛眯起来,盘算着如何从倭国那里捞好处。

人家来了五百五十七个使臣,阵容庞大,不帮倭国发展经济,对不起倭国。

李隆基熟悉李易此时的样子,要坑人之前的节奏。

“怎么赚?”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