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在那之后,发展迅速,倭国开始努力学习。
“倭国人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在他们制造不出来能够打败大唐的舰队时,不会来打。”
李易提到五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倭国的船用榫卯结构,大唐的船榫卯配合铁钉。
大唐船只又高又大,结实。
倭国的小船用狼群战术没好使,当时的大唐将领也厉害。
若不是外有强敌,内起乱局,历史的走向定然不同。
“如此,易弟欲以其贸易,从中获利?”李隆基放下心。
“倭国自然资源匮乏,唯独铜矿与银矿多,铁矿亦有,不过我大唐不缺铁。另外日本有金矿。”
李易又想起来一些事情,日本资源说是匮乏,一般该有的东西全有。
“冶炼技术好不好?”李隆基想从李易这里多了解一些倭国的事情。
“没有煤,倭国的煤矿很少,现在还未找到,冶炼温度不够,需要锻打。”
李易给出一个日本的短板。
炉温不够,只能采取烧一烧就锤一锤的方式来制作好的兵器。
与大唐差不多,哪怕早就有了炒钢法,产量还是不行。
没人用炒钢法来打造农具,炒钢只有一个用途,造武器。
“可否卖给他们煤?”李隆基知道大唐的煤多,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