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见过永城县的顾大人,顾大人说,如果想让洨河对周围的农田充分发挥作用,那么我们就应该建一个水库,因为每到旱季,洨河就会断流,退化成一个一个的小池塘,不能为周围的农田提供足够的水源,如果我们修建一个水库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了……”
听到隔壁行人念念叨叨,全旭恍然大悟。
水库,对,就是水库!
水库对于农业的作用不需要强调,特别是大明有明显雨季、旱季的地区,建一个水库,就能在雨季河水泛滥的时候把水存起来,然后在旱季的时候保证农田有足够的供水。
而且,水库是可以升级为水电站的,一旦水电站建成,就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在北京周围,官府已经建立了好几个水库,这其实并不是为了农业兴建的,而是因为北京城的人有足够的水喝。
北京城拥有一百多万人口,加上顺天府境内的人口,人口也有近千万人口,按照每个人正常消耗054吨淡水的消耗,也意味着顺天府一天就要消耗五百多万立方米的水。
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北京城的骏马和牛、羊、以及其他牲口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水,当然,除了人和牲口的正常消耗,北京周围的蒸汽机,那才是耗费水资源的大户。随便一个工厂,一天消耗的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一旦旱灾严重,对于北京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全旭并没有大规模修建水库,主要的原因是大明现在对于电力的研究非常落后,虽然柴油机的仿制工程已经完成,越来越多的柴油机开始服务于大明的工业制造领域内,特别是一些不方面使用蒸汽机的地方。
虽然全旭也不了解水电站的技术,但至少全旭很清楚水电站的前景。
进入永城境内的全旭,经常沉默了。
三娘关心地问道:“相公,你的身份不舒服吗?要不要让医生过来看看?”
“不用,我只是在想一些事情!”
虽然现在搞水电工程的技术并不成熟,全旭却看到了另外一项危机。在酂城到永城的公路上,居然出现了收费站。没错,出现这种情况全旭是知道的,由于大明政府也没人规定基础建设工程必须由政府承担。
不止是永城,这一时期的所有工程,其实都是可以私人投资的,比如铁路支线这种基础交通设施,甚至完全是由私人投资,政府也想投资,但是没钱,所以为了经济发展,政府甚至要提供附属条件以吸引私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