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旭走到归德府境内的时候,旱灾已经影响了地里的庄家,麦苗长势萎靡,几乎快要干枯了,也就意味着,如果再不灌溉,恐怕麦子或其他庄稼会干枯死。
经过询问得知,今年自从进入四月份,就一滴雨都没下。
现如今的大明,还真不缺乏粮食,各地的常平仓已经储备了足够三年的粮食,各地的官府也不太担心这个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全旭是皇帝,他才是天下最大的地主,所有的土地都属于他的,原本想从归德府一路坐着火车抵达朐县,也就是后世的连云港出发。
全旭就打乱了自己的行程,一路观察着官府以及民间处理旱灾的情况。
特别是进入夏邑县境内的时候,在朱明时候,由于李自成曾率领兵马攻打过归德府,当时因为归德府守住了李自成的进攻,但是夏邑县惨遭破城后,闯王之子小秦王因追杀官军而战死,愤怒的李自成就屠城。
后来,全旭又组织夏邑县百姓迁徙辽东,于是这座面积多达一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带,又遇到了多次黄河水患,人烟极度稀少。
哪怕到了鼎新四年,夏邑县人口仍不满八千户。
“疏通河道并不困难,甚至还很简单,这河里的淤泥,都是上好的肥料,把这些淤泥挖出来,晒干以后,撒到地里,比什么化肥、磷肥,可都管用!”
一名年过半百的男子,打着赤脚,一边指挥着百姓疏通河道,一边笑道:“你们要是不要这些淤泥,可给我,我给你们钱……”
大明现在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虽然不知道这名男子的真正身份,看着这名男子身上的穿着,这是一件已经褪色的黑色道袍,道袍的袖口上,有一道铜色的胸部口袋,就像后世的西装小口袋一样,这是为了方便放置圆珠笔或钢笔。
也就意味着,这名男子应该是官府中人,至少是一个镇长,在边境地带镇堡是由镇守和镇长二领导制,在大明两京十三省则属于一领导制。
说实话,夏邑县的抗旱工程进展顺利,全旭却并没有多开心,隐隐约约间,他感觉自己好像是忽略了什么。
一路走走停停,全旭虽然身边护卫众多,还携带着数十辆四轮马车,不过由于现在大明商业兴盛,并没有引起百姓的注意。
在路过酂城的时候,全旭、海伦娜、三娘在一处平时驿站休息。
“今年这边旱情相当严重,官府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