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足足有四十多人,可把牛金星、孙祖望给高兴坏了,这些掌柜们的孩子,比全旭那些家丁兵的孩子,要进学早,有一定的基础。
在全旭的家丁兵子弟中,最出色的人就是袁宗第,袁宗第跟着袁世卿读书识字,已经识得将近两千字,可以《三字经》、基本上可以读下来。
在牛金星看来,如果说金悌书院可以出第一个秀才,肯定非袁宗第莫属了,直接现在,牛金星改主意了。
特别是华山虎的儿子华安,简直就是一个小神童,才六岁的年龄,已经识得三千余字,开始读《论语》了。
这些人的到来,反而进一步促进了全氏大院的农贸市场的繁荣。
现在金悌书院读书的孩子,多达一百六十七人,不过,十二岁到十四岁的学生,足足有七十一人,他们现在开始启蒙,年龄有些偏大。
在经过全旭再三考虑之后,他决定把这些少年也收为家丁兵,与成年家丁兵跟着一起训练。
第八十一章 戚家军军二代
自从掌握了全旭的仓库,周宏儒这才发现,全旭居然如此阔绰。
仓库里的大米都是极好的贡米级别的精米,全旭也想低调,奈何实力不允许。
他其实还在挑最便宜的大米购买的,奈何后世化肥充足,灌溉及时,哪怕最普通的大米,颗粒比专供应皇宫的贡米质量还要好,一粒粒米,饱满,青白、光润,摸在手里,手感极好,既没有泥土,也没有石子、砂子,仿佛像专门洗过一般。
这样的大米放在大名府,卖上三两银子绝对供不应求,然而,全旭却给最卑贱的穷搓食用,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至于仓库里的麦子,哪怕是最优质的粮种,也没有这样的麦子要好,如果把这些麦子播种到地里,每亩多收几十斤给玩一样。
对于全旭这种铺张浪费行为,周宏儒实在是看不过去。
给家丁盖新房居住,这无话可说,家丁兵在哪个大户人家,地位都是超然的,毕竟,还需要他们给东家卖命。
可是,那些粗使婆子居然也有宽大,明亮的房子,周宏儒自己都有些嫉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