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0页

也因此,朱慈烺再次叮嘱黄得功,一定要学字、多读书,不论军务多么繁忙,每日都要抽出半个时辰来认字读书,就像是三国时候的吕蒙一样,从莽夫终成名将。这不是建议,而是朕的圣旨,你一定要遵从,如果不从,下一次见了朕治你抗旨之罪!

黄得功涨红着脸,抱拳领旨。

……

十一月中。

渡海攻击的周遇吉郑森施琅佟定方等军陆续返回,隆武帝朱慈烺传旨犒赏,各加官职,令他们于登莱修整,准备来年再战,同时召见几位主将进京,和他们共勉此次渡海攻击的得失。

这中间,朱慈烺时时关注李定国率兵出关的消息,但却一直都没有李定国的消息传回。

朱慈烺不免担心。

……

进入腊月,隆武三年即将是过去。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对马嘉植的审理,终于是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

马嘉植的罪名和当年海瑞一样,都是为臣者胡说大道,诽谤君王,按照儿子辱骂父亲处理,比照不孝的罪名,判处绞刑,而且是立即执行。

判决书交到朱慈烺的面前,现在该他决定,是不是要执行马嘉植的死刑了?

——和当年的首辅徐阶一样,内阁刑部重处马嘉植(海瑞),以消泯皇帝的怒气,但是不是要执行,交由皇帝自己来决定。

有明一代,死刑非常慎重,即便是刑部大理寺确认无误,应该执行的死刑犯,每年秋后处决的名单,还是要交到皇帝的面前,由皇帝朱笔勾决,只有皇帝勾决了,死刑犯才能被执行死刑,如果皇帝心情好,或者是其他原因,没有勾决,那么犯人就还得在监狱在待一年。

明代死刑分两种,一种是斩立决或者是绞立决,另外一种是斩监侯和绞监侯,也就是缓期执行。

这两种死刑的最终执行决定权,不是刑部大理寺,而是在皇帝手中。

“马嘉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