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也都是赞同。
户部尚书傅永淳站出,愁眉苦脸,表示粮饷实在困难,户部砸锅卖铁,也只能凑出大军两月的粮草,两月之后,就只能由江南接济了——两月时间,京营两万兵马足可以到湖广了,其后就是南京户部和湖广各州府的责任了,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崇祯帝颁下旨意,擢吴甡为领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太子少保、总督湖广四川军务,旨到即刻赴任,同时特准三千营继续跟随吴甡剿贼,京营两万人马,粮饷齐备之后,也即刻出京,往湖广剿贼,听从吴甡的号令。
至于山东闻香教,则由山东巡抚王永吉继续剿灭。
定下湖广总督的人选和两万京营出兵事宜之后,崇祯帝余怒未消,又令罢黜南京兵部尚书丁启睿。
浮山之败,侯恂是首罪,身为南京兵部尚书的丁启睿也有配合不力,敌情探查不明,危急时刻,调兵不利的责任,崇祯帝身为察察之君,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但比侯恂幸运,丁启睿只能被罢黜,逃过了牢狱之灾。
而丁启睿的继任者,崇祯帝也已经想好了,那就是漕督史可法,
前番,朝中群臣推荐史可法为兵部侍郎,但崇祯帝却用了给事中张缙彦,不过崇祯帝心里或也知道,史可法是一个可用之人,这一次丁启睿出漏子,崇祯帝毫不犹豫的就把这个机会给了史可法。
南京六部大部分都是摆设,只有户部和兵部是真正有权力,管着南直隶的钱粮和兵马,史可法从原定的北京兵部侍郎,变成南京兵部尚书,倒算是更进了一步。
论起来,这和历史上是一样的,历史上,史可法就是崇祯十六年,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的。
议事结束,诸位朝臣急急去执行,朱慈烺也急急赶往城外大校场,准备调遣人马——三日的休息之后,京营已经恢复了每日的城外拉练,清晨出,傍晚归,勤练不辍。
虽然朝议定下了两万人马的数目,但谁出征,谁留守,还要朱慈烺亲自决定。
通州之战,京营成功的坚守住了通州,击退了建虏的攻击,但自身伤亡也是不小,加上运河之战和一些零零星星的战斗,京营损失的兵马,超过两万人,其中只精武营就损失了一万,现在阎应元的战兵营又去了宣府,如何抽调兵马,为吴甡选出能打胜仗、完全听从吴甡指挥的两万人,是朱慈烺要仔细思索的。
同时的,他也要写信给吴甡,将心中的一些忧虑和对湖广局势的看法,讲给吴甡。
“殿下,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