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页

杨尔铭微微一笑:“正是要他们攻。”

尤世威是沙场老将,立刻明白杨尔铭的意思,他脸色一变,忧心地说道:“御史是想用河间府疲乏建虏,而后一举攻之吗?但河间府守军只有三千余人,建虏却有两万多,虽然建虏都是骑兵,但并非不会攻坚,十二年时,建虏攻下济南就是明证,连济南坚城都挡不住建虏,何况河间府?一旦河间府失守,情势就不可收拾了啊……”

不可收拾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局面,另一个就是朝廷的问责,河间府是第三道防线的核心,如果尤世威和吴甡按兵不动,最后导致河间府失守,他们两人都是丢官下狱、甚至是斩首的大罪。

所以尤世威色变。

看出了尤世威的担心,杨尔铭肃然道:“老总镇担心河间府的防守,但我以为,河间府人口众多,其城墙坚固不亚于济南府,城中兵力则胜于十二年的济南府,而豪格的兵马不过两万,远不及多尔衮当日率领的七万大军,更何况,河间府足足准备了一年,从官绅将士到商人百姓,都有心理准备,漕督史制台,知府颜胤绍更都是忠贞之士,建虏想要像济南那样,短期之内就攻破河间府,那是绝不可能的!”

“御史何以如此自信?难道去过河间府?”尤世威问。

“是的,”杨尔铭回道:“不但我去过,我之好友,河南道御史周尔淳正在河间府,日常同我书信往来,河间府之事,我略有所知。”

“这是兵行险着啊,万一……”尤世威脸色沉沉。

杨尔铭盯着尤世威:“老总镇,何是稳招?建虏两万余,我军也不过两万余,且多是步兵,稳扎稳打,胜算有几何?如果我军有机会将兵马运进河间府,凭城死守,那才是最稳当、最完美的策略,但可惜,被建虏抢了先机,我军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啊……”

尤世威沉吟不语。

杨尔铭笑一下,话锋一转:“前日我见鲁督,最初他也认为不宜兵行险着,于是我献上了上中下三策。”

“下策,迅速进兵景和镇,和你部山东兵汇合,大军渡过子牙河,步步为营,结阵前进,牵制建虏,令建虏无法全力攻击河间府。”

“中策,令你部山东兵立即渡过子牙河,于河边扎营坚守,子牙河距离河间府不过四十里,但使你部过河,建虏必然得分兵防御,而鲁督统帅两万大军,从子牙河青县段过河,沿子牙河前进,左右夹击,和你配合,先击破建虏的分兵,再解河间府之围。”

“这两策看起来都很是稳妥,但其实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打法,且应该都在建虏的预料中,如果建虏兵分两路,一路以小量骑兵牵制我军,另一路继续攻打河间府,又或者是干脆抛开河间府,围点打援,骑兵突袭,我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重蹈漕督史军门的覆辙。到时,不但河间府保不住,就是这两万人马,怕也要交代在这平原战场之上了!”

杨尔铭道。

尤世威的老眉跳动了一下,他知道,杨尔铭并非是恫吓,这种情况并非不可能出现,史可法的五千漕兵虽然不是什么劲旅,却也不是泥巴捏的,但想不到却被建虏一夕击溃,从前方传来的消息看,建虏几乎是毫无损失,这样的战力,这样的平原,明军野战绝不是建虏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