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郑芝龙没有什么高瞻远瞩,只是一个大胆的商人(海盗),为了利益可以铤而走险,不管他在你面前表示的如何温顺,都不妨碍他为了自身利益,背后插你一刀——这些当然不是施琅所说,而是就施琅所说,朱慈烺联系史料,所揣摩出来的。
但郑芝龙并不是一无是处,他最大的功绩当然就是培养了一个好接班人,郑成功从小接受正统的中华教育,虽在日本长大,但却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明人,由此可知,郑芝龙对华夷之辨还是很清楚的,不然也不会对儿子要求这么严苛,但为了自身利益,为了保住郑家的荣华,他还是投降了异族的清廷。
“总镇对文人一向都很尊敬……”施琅道。
施琅说的很随意,但朱慈烺却是心中一动,立刻问:“你们总镇最尊敬的大儒是谁?”
“这个……”施琅却是答不出来,
朱慈烺却已经是想到了一个人。
钱谦益。
历史上,崇祯十七年,郑成功进入南京国子监,并拜东林领袖钱谦益为师,不管钱谦益在南京投降中多么的不堪,但就传授弟子来说,他还是称职的,钱谦益还特意给郑成功取了个名字叫大木,意思是是大木诚天,我们现在天都要塌了,你要做一个擎天柱。
郑成功拜钱谦益为师,并非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早有准备,这中间,他父亲郑芝龙的名气和携带的重金,是钱谦益愿意收他为弟子的两个重要原因。
由此可知,郑芝龙对钱谦益的名字应该是久仰的,而钱谦益这个人骨头虽然不够硬,但嘴皮子却相当厉害,以他的地位和身份,如果能到泉州走一趟,配上朝廷“查案”的御史,双管齐下,一软一硬,说不得能让郑芝龙老实起来,不再骚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
“叫瞿式耜来。”施琅退下后,朱慈烺对唐亮道。
瞿式耜,一代名臣,字起田,号伯略,别号稼轩。常熟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榜进士。初授吉安永丰知县,任职期间实施利民政策,政绩卓然,1628年(崇祯元年),任户科给事中,七个月里,连上二十多封奏疏,奈何当时党争纷错,政局复杂,瞿式耜陷入党争旋涡,受其师钱谦益牵连,不得不挂冠回家。
历史上,直到崇祯十七年,甲申之变后,弘光朝立,已经五十四随的瞿式耜才被重新启用为应天府尹,旋即又为广西巡抚。岁月蹉跎,冯唐易老,但瞿式耜的心却没有老,到任梧州后立刻发展生产,稳定人心,同时招兵买马,广修坞堡以备不测。在很短的时间内广西的局面就稳定下来,日后广西一度成为南明永历朝抗清的后方基地,瞿式耜的经营可谓功不可没。
其后,瞿式耜一直留守桂林,初次击退清兵的进攻,奈何,南明几个皇帝都是扶不起的阿斗,将兵更是各自为战,内讧不断,瞿式耜难以支撑。
1650年(顺治七年、永历四年)正月,南雄被清兵攻破。永历帝逃向梧州,城中兵马都到逃尽,但瞿式耜却不走,决意死在桂林,他整理衣冠,身着大明官服,端坐在衙门里。
总督张同敞从灵川回桂林,听说桂林已成为一座空城,只有大学士瞿式耜没走。他立刻赶到留守衙门,和瞿式耜同坐,两人一起饮酒,谈笑自若。一直等到东方渐渐发白,清兵冲进衙门,要捆绑他们。瞿式耜笑着说:“我们不怕死,坐等一夜了,没必要绑”。和张同敞昂首阔步走出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