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页

而当吴三桂率领的两千骑兵,特别是五百重甲骑兵出场时,马蹄如雷,踏起的烟尘有一丈高。

不同于普通士兵的甲胄,吴三桂最精锐的五百重甲骑兵都是双重铁甲,战马也都精选高大雄健的品种,手中武器各不相同,有长枪,弯刀,还有人使用的是斧头,随着军鼓号令,连续两次表演冲阵,一时喊杀震天,直震得朱慈烺耳朵嗡嗡作响——盛名之下无虚士,怪不得都说关宁铁骑是大明第一骑兵,也怪不得日后吴三桂只用少量兵马就席卷了整个西南,关宁铁骑果然是有相当战力。

见太子微笑有喜色,范志完和黎玉田都微微松了一口气,吴三桂不动声色,但嘴角却忍不住流出了一抹得意的笑。

见吴三桂露了脸,山海关总兵马科不甘示弱,他顶盔掼甲,亲自上阵,率领亲信家丁为太子表演骑射和冲阵——太子是未来的皇帝,能在太子面前露脸,留下一个好印象,于以后的仕途必然大有好处。

朱慈烺欣慰点头,比起大明内陆官军的疲软,关宁军还是有相当战力的,欣慰之后,却又有点忧虑,关宁铁骑如此雄健,但在建虏八旗面前却讨不到便宜,十战九败,关宁铁骑表现的越精锐,就越能衬托出建虏八旗兵的强大。因此来日在战场上遇见建虏八旗骑兵,绝不能硬干,只能以计致胜。

……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山海关城犹如一条沉睡的巨龙,将雄伟的身躯隐没在无边的黑暗之中。城头上,值夜的军士持着长枪,往来巡弋,城内火光星星点点,大部分的百姓都已经进入了梦乡,静寂一片,只零星的有犬吠之声,而位在城中心的督师府,此时却是灯火通明,戒备森严,议事厅中,十几位文武官员分成两排而坐,望着坐在帅位里的大明皇太子。

秘密军议正在进行中。

第513章 高起潜

除了文武,在场还有一个白白胖胖的锦袍人,那就是山海关监军太监高起潜。

论起明末的监军太监,高起潜是最最有名的一个。且他的名字,大部分的时间都和关宁军联系在一起。

高起潜,1598年生人,家贫,入宫为内侍,后为御马监太监,以知兵称,与曹化淳,王德化等深受崇祯帝的器重。崇祯五年,督诸将平山东孔有德叛乱。九年,任总监,分遣诸将抵御建虏入塞,怯弱不敢战,惟割死人头颅冒功。

崇祯十一年,建虏再入塞,朝廷以卢象升为督师,高起潜为监军,负责督军迎敌。卢象升欲战,高起潜和杨嗣昌主和,所以事事阻挠。闻卢象升战死,高起潜仓惶遁。

十五年,总监关宁。吴三桂请建虏入关时,他逃往南方,南明时,福王召为京营提督,后降清。

纵观高起潜一生,几无一胜,却不知为何会有“知兵”之名?

自从抚军京营,解围开封以来,朱慈烺最少见过十几个监军太监了,他京营的监军太监其实就是崇祯帝最信任的王承恩,但他是太子,未来的皇帝,监军太监们在他面前,丝毫不敢放肆,或者说,毫无存在感,对朱慈烺发出的命令,不敢有任何的异议。也因此,朱慈烺毫无束缚,可以在军中任意施行自己建军练兵的策略,如果是一般的督抚,或者是总兵,很难有这样的待遇,监军太监一个密折上去,就够你喝一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