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这满街的“娇俏男儿郎”,他实在是接受不了啊!

眉头紧皱,朱国强打定主意要对这种风气进行整治,这股歪风不杀下来。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大明将来对世界的征服。毕竟想要征服世界靠的这么一群伪娇娘肯定是干不成的。

难不成要用这些伪娇娘去和那些野蛮人打交道?送屁股?还是……

而且想要整治他们必须要采用一些强硬措施,必须要把他们毒打一番,才能够让他们记忆犹新。让他们引以为戒。

要想个办法呀。

朱国强默默地在心里寻思着,毕竟这件事儿想要整治他很容易,但想要让那些人体验一下什么叫做铁拳四的鞭打,让那些人能够引以为戒,甚至在未来几百年内都不敢再从提此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这样一行人漫步于南京城中,只不过这时候朱国强的心里只剩下了一个念头……鞭打一下那些伟娇娘。

第807章

明太祖初定金陵之时,即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建都南京后,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改学为监,故称国子监。

位于鸡鸣山下的南京国子监,作为大明最高学府,尽管随着永乐十八年,大明迁都北京,改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南京国子监盛况远不及过往,在正德以后,日渐衰退。

不过随着乾圣初年,国都重迁南京后,南京国子监也随之兴盛,到乾圣十年,监生达万人之多。不过与旧时国子监讲主要授经义不同,现在的国子监,力主经世致用之学,尤其是乾圣四年推行分科后,国子监共开办经科、律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共七科,尽管看似简单,但基本上构成了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

在过去的十三年间,随着实学大兴,大批监生通过其他考选途径进入官场任职,其身份已和府、州、县学的廪、增、附生不同,为而他们的身份等同举人,所以作为读书人入仕的“终南捷径”,而深受士子的欢迎,只有一部分人进入官场,但是他们凭借着在国子监学习的近代科学知识,仍然在各行各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这里才出现“师徒济济,皆奋自镞砺,研求实学”的可嘉景象。

当然,因为不少人视其为入仕的“终南捷径”,所以这里同样也是鱼龙混杂,既有因祖、父为朝廷效力或死于国事而得以入监的“荫监”,也有由增生、附生选优入监的称“优监”,当然,也少不了报捐贡生的“例监”,就是掏银子捐赠的那种。

尽管国子监是大明的最高学府,可是朱国强并没有固执的拒绝“报捐贡生”,甚至在他看来,无论是“荫监”也好,“例监”,都是大明的权贵阶层接授现代科学教育的机会,他们学到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里他们至少可以受到近代科学思想的影响,从而接受科学、了解科学,进而不会排斥科学。

事实上,欧洲近代科学家绝大多数都是贵族或者富家子弟,他们为什么有时间、有精力研究科学?

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