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他这话,崇祯皇帝赞同地点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那还有什么不错的官,不管如今什么职位,什么身份,都给朕举荐下!”
明末很多史料中,都会把一个人吹成青天在世,说有多好多好。但有一点是没法吹的,就是这个官员最终是怎么死的。为国尽忠,还是投降流贼或者满清?
虽然说,死于国事的人,也未必就是清官,能吏,可至少他们有起码的底线。基于这一点,张明伟听崇祯皇帝这么一说之后,还真是想起了一个人,便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有一个人,后世有称他为大明文天祥,这个人,坚持操守,气节满满,应该是个不错的帮手。”
文天祥,那是非常有名的,是文臣的楷模。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大喜,连忙催着张明伟说道:“啊呀,有这么好的官,还不快快道来,到底是什么样一个情况?”
“这个人被南明选派,定要让他到京师和建虏议和。不过建虏志在天下,议和当然不可能。”张明伟缓缓说道,“建虏喜其才,让洪承畴等大明降官劝他,都被他骂了回去。到后来,他就写了‘生为大明忠臣,死为大明忠鬼’的对联贴在门上。一则明志,一则堵劝降说客之口。他还画了一幅苏武牧羊画像,挂在墙上以自励。建虏用尽手段都无法劝降他,最终便把他给杀了……”
听到洪承畴三个字,崇祯皇帝心中就有点痛,那么信任的一个臣子,竟然就降了建虏。也因此,他听到张明伟后来的介绍,就越是感觉这个人果然有文天祥的样子,便大喜过望,连忙对张明伟说道:“此人是谁,姓什么叫什么,先生勿要吊人胃口,快快说来!”
“陛下别急,我还没说完呢!”张明伟听了回答道,“我想起来了,他在任地方官的时候,口碑也是相当不错的。不管乡绅或普通百姓,都非常感激他,还给他立祠……”
第098章 专长
崇祯皇帝被他说得心里痒痒的,好不容易等他说完了,就再催一句道:“是谁,快快道来!”
见他如此,张明伟一笑回答道:“左懋第!”
崇祯三年,左懋第乡试中山东第二名举人,次年中进士。随后出任陕西韩城县令,一当就是八年。
崇祯十二年,终于升官至户部给事中,上书提出时局有四弊:民穷、兵弱、臣工推诿、国计虚耗。
从崇祯十四年开始至今,左懋第出京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
不得不说,这样的人才,崇祯皇帝当然是知道的。因此,一听之下,便是恍然大悟,当即抚掌道:“原来是他,不错,不错!”
赞了一句之后,崇祯皇帝的脸色忽然一变,有点不解地说道:“为何如此良才,皆在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