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往后徐家的子侄,起点也会比其他人高得许多,往后族里建了义学,将来大家都是书香门第。
正在大家唏嘘的时候,老叔公突然拄着拐杖怒道:“都愣在这里做什么?徐言,快,你去散发喜钱。周氏,你去催谦儿出来,让他准备迎客。徐正,你速速回乡去报喜,多杀几头猪,到时要准备回去告祭祖宗的。炮仗……炮仗放了没有?”
整个徐家忙碌起来,那徐言在院墙上架起梯子,夹着簸箕散发喜钱,无数铜钱掉落在墙外,外头报喜之人骤然乱成一团,一边说着吉祥话,一边拾捡。而那些报喜的官差则被迎进来,自然是茶水款待,另外奉送红包。
徐谦整个人浑浑噩噩的,他听到解元二字,整颗心抽搐了一下,随即便是狂喜。
再之后,他发现这解元也不是这么好当了,族里几个叔婶拥簇着他,他不得不硬着头皮穿着新衣,去接待宾客。
这时候,他总算知道宗族的好处了,虽然场面混乱,但是许多事都有族人处理,无论是放炮仗还是迎宾,总有人去替他张罗,至于其他的规矩,徐谦也不懂什么,权当自己成了提线木偶,边上有人提点什么,他便做什么。
虽然混乱,但是徐谦也很省心,到了午时三刻,外头有人吆喝:“钱塘县父母到了。”
众人哗然,不过都在意料之中,本地县令和徐谦一直关系不错,现在徐谦中了解元,这时候肯定会来一趟,只是大家不曾想,这位县令大人来得这么快,只怕午饭都没吃,听了消息便往这边赶了。
紧接着在一队差役的拥簇下,苏县令与黄师爷一并到了,徐谦连忙去迎接,拱手作揖道:“学生见过父母大人。”
若是以往,苏县令肯定只是嗯一声,算是回应,不过如今身份不同,他竟也拱起手,同样朝徐谦作揖,道:“徐解元万勿客气,本官听闻喜讯,便立即赶来。”
徐谦又向黄师爷道:“黄师爷好。”
黄师爷这时候身子微微一侧,一副不敢承受徐谦揖礼的意思,在侧身之后,又拱手作揖道:“徐解元客气。”
将苏县令和黄师爷迎到堂上高坐,便有族中妇人送来了茶盏。
苏县令微微一笑,道:“想不到这一次解元竟是花落本县,本县真是高兴,徐解元,这一趟多亏了你,本县脸上也沾了你的光。”
黄师爷趁势道:“县尊听说你高中,饭吃到一半就急匆匆地赶来了,其实学生以为,徐解元能高中都是情理之中,否则这杭州才子岂不是浪得虚名?”
一句看上去无心的马屁,惹来大家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