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这是乐毅的荣幸!”乐毅欣然领命。
“呵呵!此事付托于先生,嬴稷放心之至!”以乐毅的才干,他当然不会象孔子去教那些华而不实的迂腐之学,一定会教人实际才干。可以想象得到,这学馆培养出来的人才,都会有不错的才华,会实务。
“秦王,乐毅以为,学馆建成后,当向天下招收聪慧之人入学。”乐毅立时献计。
“是极!是极!”秦昭王重重点头,道:“这事就仿抡材大典而行,前来秦国求学,未被录用之人,大秦给以舟车之资。”
“甚好!甚好!”秦异人在邯郸办抡材大典就是凡来邯郸参与之人,都可以领到舟车之资,这极大的鼓舞了读书人的热情,这是抡材大典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可以想象得到,一旦实施,前来秦国求学的人一定会络绎不绝。
“凡录用之人,就当吏员处置,不仅免费给他们食宿,还要给他们薪俸。”秦昭王接下来的话让乐毅更加振奋。
“秦王好大的手笔!”乐毅振奋不已,又是感慨。
既可以求学,还可以领到薪俸,养家糊口,使得家人不会挨饿,不会受冻,这会极大的促进学子的热情。同时,也必然会招来真正的人才。
“这事极为重要,我这就去处置。”乐毅是雷厉风行之人,一经决定,就要操持。
“先生且慢,还有一事得拜托先生。”秦异人却是拦住了乐毅,道:“先生是知道的,自周室衰弱以来,天下大乱,户籍紊乱,不知口众之数,不知地理山川,不知山河之险,这不利于治理。我是想请先生牵头,由荀子和公孙龙子襄助,率领一批博学多才之士,整理天下户籍山川地理。”
这是治理的基本资料,若是没有这第一手资料,秦国即使统一天下,也无法进行治理。即使治理,也不会切合实际。
“王太孙深谋远虑,乐毅佩服。”乐毅深知此事的重要性,欣然同意。
秦异人能在统一大战之前就着手整理这些资料,这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无论如何赞誉都不为过。
“好!好!好!”秦昭王更是捋着白须,欣慰之极。
就这样,乐毅当即操持办学馆和整理图籍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