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页

在左贵老爹心目中,这科举可比儿媳妇重要得多,所谓花香自有蝴蝶来,只要儿子考中进士,还愁娶不到称心如意的媳妇?那时候就不是自己找上门去托媒相亲了,而是人家求上门来,如果再高中状元,那可就是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们瞩目的对象了,说不定娶回一房公主来也未可知呢。

只一瞬间,左贵老爹已经给儿子展望了辉煌的前景,顿时心血澎拜,坐都坐不住了,站起身,先仰天大笑几声,两手背着,紧紧攥着那张科举文解,绕着圆桌走了一转,又仰天大笑几声。

左少阳有些紧张地瞧着父亲,生怕老爹跟范进中举一样发疯了。好在老爹笑了好半天,终于平静了下来,将那文解回执细心折好,递给左少阳:“你这孩子,在京城怎么不告诉我?”

第400章 欢乐

左少阳说了实话,必须把自己的态度摆明,以免将来父子因此闹矛盾:“父亲,说实话,其实我是不想去考科举做官的,所以没说,昨天巧儿姑娘见到了这文解回执,劝了我好半天,芷儿也劝我,我才决定去试试。”

“你!你!”左贵老爹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左少阳的鼻子,想训斥几句,却一时不知道如何责骂,放下手绕了两圈,终于理清了思路,回过身又指着左少阳:“忠儿,你要是敢不去参加这科举,为父,为父就不认你这儿子!”

“爹,我不是答应了去参加了嘛。”

“我说的是先前!”左贵老爹叉着手瞪眼训斥着:“咱们家是官宦之家,那也只是你曾祖父,你祖父,还有为父,都是无缘仕途,为父一天到晚烧香求祖宗保佑,就是指望能出一个当官的,可是,为父当年满腔豪气参加医举,无奈技不如人,连县试都屡试不第,很是灰心,满腔的希望都落在你的身上的,偏偏你不是那块读书的料,别说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这些讲究治国方略道德文章的科目了,就说医举,你也是一知半解,连治个伤寒都不会,别指望能考科举,现在好了,你遇到了一个老铃医,教了你很多本事,为父都不会的本事,现在又有这样一个好心的高官愿意提携你,送你直接参加全国会试,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啊,你呢?居然不想考,你当真是要把为父气死了!幸亏巧儿和芷儿两个劝你,要不然,你要是躲着不去参加医举,为父又不知道,将来不知道也就罢了,要是知道了,只怕当场就给你气死不可!”

听了这番话,左少阳更加明白,科举在古代文人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讪讪道:“我这不是已经答应了去参加考试了嘛。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呢。”

“肯定能考上!”左贵老爹信心满满,“如果你是从县试到州试,随物入贡参加全国杏林名医云集的会试,那还真不好说,但是,你是高官直接举荐的,这就不一样了,就算你医举不太理想,有高官举荐这一道重重的筹码,也能保你及第!”

左贵老爹早年也醉心贡举,只是水平太差,连县试都多次参加考试而没能通过,但却因此对科举相当了解。唐初科举实行双轨制,一方面要通过科举考试,另一方面,还必须有高官名家的推荐。左少阳是直接获得高官推荐而参加会试的,有这种能力的官绝对小不了,所以,举荐的分量非常重,就算考得不太好,也无关大局,一样能通过。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所以左贵老爹才作出如此乐观的判断。

左少阳心里更清楚,自己救了杜淹的性命,杜淹是御史大夫检校吏部尚书,而唐初的科举是由吏部负责的,后来才转到了礼部负责。也就是说,左少阳这张会试文解,是科举组织者的一把手给的,及第名单要报到他那里审核的,当时还没有皇上亲自主持的殿试,所以吏部尚书是最终决策者,他能决定谁能及第,以及谁是头名状元。

是否能当上头名状元这个不好说,但是及第是肯定的,要不然,杜淹也不会白费这劲。

左少阳道:“就算及第了,也不一定当官的。听说要候缺,有了缺额,才铨选录用。不是一及第就当官。”

“废话!这还用你来指点为父?”左贵老爹教训完了左少阳,又乐呵呵道,“你若是考的是秀才、进士、明经,那还真不好说及第就能当官。但是,你考的是医举,医者跟其他官吏不一样,需要医官去治病救人的地方多了去了,所以医举及第,当官的可能性大的多!可以在殿中省尚药局、太常寺太医署和太子东宫药藏局担任医官或者医师。官的大小不等,好的可以直接当从八品下的太医监,差的,也能当从九品下的太医署医正、针助教之类的。不过,遗憾的是,医举出身,只能只能当医官,不能外任县令、县尉之类的职事官。不过没关系,咱们学医的,当医官也已经足够了。”

“父亲,我去考科举做官,只是想能更好地给人治病,不是为了当大官而当官,所以,我不会去投机钻营,溜须拍马,为了升官而昧着良心干缺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