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换识字老师,情况立即大不同啊大不同。
就象是学校上课一样,男老师的课与女老师的课,学习氛围肯定不一样;普通女老师的课与美女老师的课,学习效果也大不一样。
以叶蝶儿为首的三十名精心挑选的美女识字老师一上阵,情况立即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识字,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课目,而是春风化雨般的知识滋润……短短十几天下来,那效果,真是扛扛的。
于是每到夜间,军营教室里便响起了夹杂着清脆与粗犷的声音:“军规第一条、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规第二条、纪律为军人之本;军规第三条、荣誉即吾辈生命……”
第九十章 大练兵之急行军
从这段时间的军姿、走步与条令学习的效果来看,狄烈相当满意。相比起在现代的那些新兵蛋子,这些屡经磨难的签军士兵与宋俘,除了对指令的理解稍有欠缺之外,无论是耐力、体力、毅力还是持久力,都远远胜出。
校场所上龙腾虎跃,而校场周围却绝少有人观望。不是寨民们不好奇,而是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事做。寨子初兴,可谓百废待兴,事情多得做不完:制甲、炼兵、开荒、牧畜、织布、配制火药、打造农具、修葺城寨……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哪怕是那些宗室子弟都是一样。
狄烈曾对被俘的赵宋宗室与官员士子们说过的那句话:不劳作,不得食。现在已经被红色的朱漆粉刷在寨子最显眼的墙壁上,那些曾经在这句铿锵做响的话面前碰得鼻青脸肿的家伙,已没胆子再犯。所以,就目前来看,天平寨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气势。
经过一段时间的基本训练之后,教导营学员们的气质发生了明显变化,随便挑出一个人往校场一站,那标枪般的姿势就让人打个激灵。五百零六人齐刷刷一个立正,一股剽悍之气就扑面砸来,令人呼吸为之一窒。
狄烈在训练时,偶尔会有文吏因为一些急令,而等不到晚上再向狄烈要批示,直接就跑来训练场请示。结果他们拿到批示后,常常是抹着冷汗跑开的——没法子,这几百号人的那股子煞气,真是……压力山大啊!
基础训练完成得如此顺利,狄烈大为满意之余,也随之改变了作训计划,提前进行下一个训练项目——急行军。
狄烈曾经很仔细的问过关忠勇、杨家兄弟、阿术、方洪、左开等人,宋金两国军队的行军速度如何。综合众人所提供的资料情报,得出的结果是:宋军步兵,正常一日行军二十里,如果是急行军的话,可以达到三十里以上。但是宋军将领一般不会这样做,因为一支急于赶路的军队,不但容易被袭击,而且即便赶到战场上,也因为体能大量流失而无法立即投入战斗。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靠的是什么?除了士气就是体力了。没有足够的体力,你怎么打?
而金军则要好得多,骑兵一人双马或三马,一日百里不在话下。但金军也有步兵,而且数量不少,一支金军千人队中,步兵起码占一半以上。但金军的步兵多是阿里喜或各族仆从兵、杂役等等,这些辅兵不是主要战力,在战场上也就是打个下手或当个炮灰什么的。所以,金兵不会太在意他们的体力情况,会尽可能驱使他们加快行军速度。所以,金军步兵正常一日行军为四十里,足足比宋军多一倍。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宋军兵甲太重。一把长斧差不多二十斤,一具步人甲六十斤,还有铁盔、手刀、旁牌之类的,加在一起足有上百斤。这样的重量当然不可能让士兵肩扛手提,否则上到战场全瘫了,还打什么仗?通常情况下,是由辎重兵、杂役等“不入伙人”用大车运输。这也就是古代军队最怕被打埋伏的原因——士兵来不及着甲取兵器啊!手无寸铁的士兵面对呼啸而来的刀枪箭矢,那种场面不用想就知道结果如何了。
金军的步兵能有副皮甲就算不错了,加上长刀弓箭,这重量可轻多了,甚至可以不需要辅兵运输,直接穿戴在身上就好。一有作战,可立即投入战场。就冲着这一点,宋军就要差老大一截。
综合两国情况,两相对比之下,狄烈提出了教导营急行军的初级指标:两个时辰,急行军三十里,负重五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