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最好成绩是能开两石五斗的强弓(比岳飞、韩世忠、李成、韩常这种能开三石强弓的牛人稍差一点),正常时使用一张一石五斗的硬弓——需要明白一点,能拉开某种强弓并不代表就一定能拿来做为常规兵器来使用。比如岳飞、韩世忠,他们能拉开三石强弓,但真上了战场,却不一定能使用这样强力的弓,很可能只是用两石弓,这样才能保证能连续射击而不至于力竭。这就像一个举重选手,最大能举起两百五十公斤,但绝不可能真的使用这样一个重量的东西来当做兵器。
在弓弩兵的训练与排阵这方面来说,科班出身的张立,在整个天平寨,不做第二人之想。
比起那些骑兵、步兵、弓弩兵的训练,左开的辎重兵操练就容易多了。辎重兵是辅兵,管的是运输、打造攻城器具、渡河架桥、扎营立寨等等杂役。干这活只要有力气与技术就行了,操练的要诣就在一个快字。战场之上,有时辎重兵的速度,能左右一场战斗的胜负。关于这一点,左开还没有太多的认识,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操练而已。事实上,在这个时代,也还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意识到后勤辎重兵的重要性。这要等到狄烈完成了教导营的特训之后,才会顾及到这方面的改良与更新。
但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貌似比左开的辎重兵操练还轻松的,居然是那军官的摇篮——教导营。
教导营所有的士官只在做一个动作——站!
第八十九章 大练兵之站军姿
站军姿!这是军训中基础的基础。
军姿,最能体现一支军队的精神面貌。看一支军队的军事素养与训练优劣,不需要考察太多东西,只要齐刷刷在校场上一戳,就看得个八九不离十。
站军姿对于现代军队的意义,自然不需多说。而对古代军队,同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古代两支军队作战,拉到战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排兵布阵。或是方阵,或是圆阵,或锥形阵,或雁形阵,如果是上万人的军队,整个布阵过程那叫一个慢,耗费一两个时辰是常事。好不容易把阵布好了,还不能立即开打,得由双方主将寻找对手的破绽。如果实在找不到破绽,还得先派遣一支精兵对敌阵一翼进行反复冲击,力求撕开敌阵的防御,然后就可以发起全面攻击。
这样的整个过程,常常持续半天至一天。如果实在破不了敌方的阵势,天一黑就得鸣金收兵。这是打完得收工,不打完也得收工。
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士兵基本上就是站在战场上看热闹。当然,这热闹可不能白看,你得付出巨大的体力与精力。手持十几斤重的长兵、头戴沉甸甸的头盔、身披沉重而密不透风的铠甲、执着死沉的大盾……你汗出如浆、浑身发软、双脚发麻,两眼发花……但你的精神必须高度集中,随时聆听长官有可能发出的命令;或者,注意敌军有可能发动的进攻。
想也是知道,在这严重消耗体力及精神极度疲惫的情况下,平时训练稍差点,纪律松懈的话,不用敌人打,阵形就散了。战斗时能发挥平时战力的三成就算了不起,最可怕的是,一旦战败,连逃跑的气力都不剩几分了。
虽然军姿如此重要,但古代将领们却并不重视,他们只要求士兵在排阵时能戳在自己的站位上,下令冲锋时能操起刀枪就行。至于士兵是什么样的精神及身体状态……话说谁吃撑了去管你这些大头兵的身心状态问题?什么叫一将功成万骨枯?丫没听过慈不掌兵吗?
狄烈也许对古代战阵了解不深,但他从军人的视角出发,坚定地认为,军姿,可以最好地锤炼一支军队的耐力、纪律及坚韧不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