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敦文提醒道:“圣上,之前卢维骏卢大人可是奏请赎买了数百水手。”
“没错,西班牙公使的确出资赎买了一部分联合东印度公司的水手。”郑克臧恍然道。“卿的意思该不是把红夷没有赎买的俘虏放出来吧,这倒也是个办法,其中不少德意志夷人是久经战事的老兵,若是顺从或能一用,只是先前投入矿山,还要将养一段日子吧。”
“少不得要将养一两个月的时间,但总比从日本紧急征兵的时间要短一些。”尹民通也明白过来。“只是军费依然开销不小,日后安置也是难题。”
“这个好办。”郑克臧拍板道。“先前参战内外藩的战费让其等自行垫付,一应缴获也归各藩自有,若还不足以清偿,待新编练的神策军投入战斗后用俘获土奴偿之。”
掠人为奴,传出去对郑克臧的声名不好,但郑克臧更出格的事情也干过,因此群臣们并不敢劝,只是总理大臣林维荣谏道:“敛西夷为兵,只怕有反噬之险,毕竟非我族类。”
“按林卿的说法,神策军都是非我族类,朕是一个都不能用了?”如今光南方的神策军就有近八万,这还不算整顿后将并入的蒙古义从军的部分,因此郑克臧颇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林卿太过谨慎了,若不是那些鄂罗斯的俘虏未经教训,不知向化,朕甚至有意用其充实宗藩队列。”看着张口欲辩的林伟荣,郑克臧再度强调道。“先民从黄河之畔扩张至天下九州,靠得是什么,无非就是海纳百川而已,朕如今也有这海纳百川的心胸,也准备成就一个堂堂盛世,卿等以为呢。”
一众臣子急忙跪倒在地,齐声称颂:“臣等愿追随圣上开万年太平。”
郑克臧:“都起来吧。”
大臣们顺从的爬起来,就听郑克臧言道:“苏禄和寮国都是芥藓之患,但北方的军政却是要务,鄂罗斯国也是当世大国,只怕没有那么轻易认输的,还要妥善筹划了……”
第663章 俄国态度
“我伟大的主人、全俄罗斯的领主和独裁者,您卑微的仆人在此向您报告一个不幸的消息:亚历山德罗·安东尼·基里延科将军率领的俄国军队在色楞格斯克遭到了可怕失败,只有不超过300名士兵逃回了伊尔库茨克,包括将军及哥萨克人首领阿拉莫多·科尔尼诺夫在内的其余部队全部失陷在贝加尔湖的东岸地区。”
当武昌城内的郑克臧忧心忡忡的与臣子们说起北海地区未来局势发展的时候,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也在圣彼得堡城内他亲手奠基的木屋内阅读着伊尔库茨克辖省总督普列宁·安德罗波耶夫·奥尔斯克伯爵十万火急送来的报告。
“根据基里延科将军事先送回来的情报,他所面对的敌人并非事先认为的清帝国的鞑靼军人,而是追击清国人的华夏帝国,也就是南方中国人的军队——这就符合了之前涅尔琴斯克地区督军伊万·费德罗维奇·克德里恩特男爵与中国政府接触后的判断,中国人显然无视俄国对整个西伯利亚的统治权。而且从雅库茨克督军区关于中国海军占领鄂霍茨克的报告来看,华夏帝国明显已经全面发动了对俄国的进攻,在这种全面进攻的形势下,色楞格斯克、伊尔根斯克、涅尔琴斯克、希洛克、希洛克斯克、阿马拉特、斯列坚斯克、卡雷姆斯克、普里额尔古纳斯克等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恐怕很难支持下去。更加令人担心的是,我们不知道中国人的最终目标到底是什么,也很难保证伊尔库茨克辖省的其他地区不受到进攻。可以想象,一旦具有绝对多数兵力的中国人驱使着更多数量的蒙古人、鞑靼人涌入东西伯利亚,甚至西伯利亚辖省的话,俄国在东方一百多年的统治将迅速瓦解。为了不让这种可怕的场景出现,您卑微的仆人只能恳切的请求尽快、尽可能多的派出军队赶来增援……”
看完奥尔斯克伯爵的报告和求援信,彼得一世愤然的咒骂了一句,随后命令道:“通知行政处和元老会,我们有大麻烦了。”
几个小时后,元老会的十名元老以及外交大臣、战争大臣、海军大臣、岁入大臣、预算执行大臣先后赶到沙皇的行宫,每到一个人,彼得一世都会让其认真阅读奥尔斯克伯爵的信件,以便让所有人了解东方的危机。
看看人齐,也都知道事情的缘由了,主持会议的彼得一世便首先向外交大臣彼得罗·阿尔谢耶夫斯基侯爵问道:“关于中国人,外交事务委员会了解多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