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古人的智慧是可敬的。

所以有实在背不动的士卒,宿营时皆在帐篷下偷偷地掘坑,将粮食掩埋,以减轻行军负担,期望到高句丽境内能抢劫米麦受用。

打的是以战养战的主意,可是人算总是不如天算的。

结果,大军才行至中路,就快断炊了。

第二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中)

隋军总共有三十万人分成九个小队,渡过鸭绿江南下,从乐浪道出兵的老将于仲文较有谋略,他率军来到乌骨城,故意挑选羸弱马驴(老了的不能上战场打仗的马与驴)数千置于军后,自己率大军向东进发。

在路上于文仲正好遇见高句丽出兵掩袭后路辎重,于仲文挥师回击,大破高句丽军。

高丽王遣大臣乙支文德来到隋军营帐前诈降,实为探听军情,由于杨广大张旗鼓,以势压人,本无军事机密可言,乙支文德投降是假,打探军情才是真。

高句丽也知道杨广有投降不杀的诏令,知道诈降的效果,投降的人是不会有性命之虞的,所以身为高句丽宰相的乙支文德敢于来到隋军大营,旁若无人,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安全会有危险。

进出几十万敌军的大营,面不改色,如入无人之地,当真是有胆色。也难怪这老头能做到高句丽的第二把交椅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是,杨广事先也密向于仲文布置,“若遇高元及文德来降,必擒之”,也就是说如果遇到高句丽的皇帝高元和宰相乙支文德来投降的话,不用多说,直接擒拿住了。

于仲文想趁机逮捕乙支文德,但监军的慰抚使尚书右丞刘士龙不知道杨广的密旨,只知“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的明旨,出面制统帅,两人争执不下,不了了之。

结果错失擒获敌军主帅的机会。乙支文德被放走后,诸将反悔,派人追文德,说:“更有言议,可复来也”。意思是说还有话要说,还有事要商量,你回来,咱再具体谈谈。

孤身闯虎口的乙支文德哪里肯依,你当人家是傻瓜啊!快马加鞭急速回营,留给大隋诸将的是一马绝尘而去的背影以及满心的后悔。

于仲文和宇文述等放走了敌军宰相,心里很不踏实,怕杨广怪罪,宇文述以粮尽欲退兵,于仲文则不甘心无功退还,想以精锐追击文德,并冲着宇文述怒斥:“将军仗十万之众,不能破小贼,何颜以见帝?”

你手里有着十万士兵将士,不能打败擒住这么些个小蟊贼,还谈退兵以后有什么面目去见天子杨广?于文仲的话就像是一剂猛药,一下子就戳到了宇文述的伤处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