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今天我们不醉不归!”
两人来到酒楼,一边等着酒菜,一边开始闲聊,“水镜兄,从上次陛下出的题目就能看出,陛下是个注重实务的人,由此可见大汉真的是中兴有望了。”
“是啊,要不是为兄看重了这一点,为兄也不会出山。现在虽然外戚和宦官已除,可是世家门阀,也趁机占领了朝堂。他们可比外戚和宦官难对付多了,他们本身,在地方上势力就大。现在又掌控了朝堂,使得陛下除了世家之人,再也无人可用。”说到这里,司马徽叹了口气,说道:“陛下是难得中兴之主,否则也不会实行科举,用来和世家对抗了。这么多年了,大汉难得赶上一个明君。我等要是再不出把力,真等世家完全成了气候,大汉可就真的没救了。”
“水镜兄说的是,别人都以为,只要除了外戚和宦官,大汉就能中兴。可是他们哪里知道,那些世家门阀,才是大汉的真正威胁。现在他们接手了外戚,和宦官残留的力量,要比外戚和宦官难对付百倍。也不知道,陛下能不能,彻底的消除这个威胁。”
“水镜,子鱼,果然是你们两个。来,我为你们介绍两个大才。”一个中年文士,来到司马徽和庞德公的身边,一指身边的两人,说道:“这是郑玄郑康成,这是卢植卢子干,都师从大宗师马融。”
“原来是康成兄和子干兄,两位的大名小弟是如雷贯耳,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啊,来快快入座,我们一起热闹一下。”说着,司马徽和庞德公就把郑玄三人让到了座位上,问道:“承彦兄,你太不够意思了,放着两位大才,竟不与我们早作介绍,你一定要罚酒三杯才行。”
“好好,小弟认罚。”
庞德公和黄承彦开着玩笑的时候,司马徽向郑玄和卢植两人问道:“早就听说,陛下派人去请马大宗师入京主持编书。现在两位仁兄到了,那马大宗师一定也到了吧?一会儿,两位仁兄务必帮忙引见一下,也好让在下聆听一下大宗师的教诲。”
听了这话,郑玄和卢植。都不约而同的垂下了头。黄承彦见状连忙解释,原来马融在前不久已经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都是一阵感叹。而得知马融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挂着编书的事情。硬是让两个得意弟子,千里迢迢的将他编撰的书籍,从扶风运到京城。众人,都被他这种情操,感动的不轻。
“要不是两位千里送书,也不会赶上这千古未有的科举考试,这也算是好人有好报啊!”
众人又是一番感慨,随后司马徽说道:“要说好人有好报,还不如说我们的陛下运气好呢。要不是陛下提前弄出编撰典籍和那个百家论坛,把天下的读书人全都聚集到京城,这科举考试这么仓促的举行,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就从这一点看,不管这是陛下早有预谋提前预备好的,还是单纯的运气,都足以说明,天运在陛下这一边。大汉,应该可以从陛下的手里中兴的。”
“是啊,我们也相信陛下,肯定能使大汉中兴。”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殿试也终于开始了。这次考试,其实就是走个过场,需要录取的人,刘宏早就已经确定下来了。
不过就算是做样子,这个殿试也搞得相当的隆重。不仅要在大殿上当场答题,碰到刘宏感兴趣的,刘宏还会叫他上前当庭问对,一切程序在外人来看,都是无可挑剔。
当然了,那说的是刘宏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可是现在,他打定了主意当黑哨,这次殿试能公平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