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蝗虫换来之后干什么,刘宏也有足够的考虑。先不要说蝗虫本身就十分美味,可以做成菜肴销售了。就是没有人吃,做成饲料,也是个不出的选择。
刘宏搞得生态农场,那规模相当的大。就别说别的州那十几个农场了,就算河间的这个农场,规模也是了不得。
生态农场之所以叫生态农场,就是它的生态保持了平衡,整个农场里有一条近乎完整的生物链,因此农场里养了大群的鸡鸭。
而且由于有了火炕和简易的温度计的出现,农场已经可以人工孵化鸡鸭了。只要刘宏愿意,短时间,农场就会多出大批的鸡鸭,所以有多少蝗虫,刘宏都不怕。
即便因为收的蝗虫太多,鸡鸭吃不了,刘宏也可以把它们储存起来。毕竟鸡鸭总是要吃东西的,即便没有蝗虫,刘宏也要用粮食去喂。现在三斤蝗虫换一斤粮食,这样会帮刘宏节省大批的粮食的,这绝对是个双赢的主意。
而且刘宏家里有着许多的饭店,刘宏还能将蝗虫做成菜肴在饭店销售。即便暂时人们不太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会逐渐接受的。毕竟蝗虫能在后世成为名菜,不可能在汉朝完全卖不出去。
听到侯府拿粮食换蝗虫,人们全都激动了。往年遭遇蝗灾,这一年的收成就算完了。年轻力壮的,还能出去谋个活路,年老体弱的只能在家里等死了。
现在侯府用粮食换蝗虫,这就算是给大家留了一个活路。虽然损失在所难免,可是好歹不用等死了。这可是救命的恩德,在大家感激之中,拼命地宣传侯府的恩德,使得侯府得了偌大的好名声。
第19章 欲建城池
转眼又是两年,刘苌的病是越来越重了。虽然东汉末年,有华佗、张机、董奉这著名的建安三神医。可是他们现在不是年龄尚小还没出师,就是压根还没出生。刘苌的病情,根本就指望不上他们。
汉朝其他的医生,几乎都是碌碌之辈。虽然名头挺响,可是真本事没有半分。虽然刘宏让管家请遍了这些大汉的名医,甚至包括太医,也没能使得刘苌的病情减轻半分。
这天的一个傍晚,昏迷了三天的刘苌突然醒了。一直守在刘苌身边的众人,都知道这是刘苌回光返照,马上就要不行了。
果不其然,刚刚醒过来的刘苌,看到身边的刘宏,伸出手来,握住刘宏的小手,然后就含笑而逝了。
虽然刘苌连句后事都没来得及交代,可是刘宏知道,刘苌已经知足了。这几年侯府的变化,他是点点滴滴的都看到眼里,记在心里了。有这么一个接班人,他是完全能够放心了。即便刘宏做不成皇位,凭借现在的侯府的这些势力,也绝对吃不了亏。
刘苌去世,对于刘宏来说可是件大事。虽然解渎亭侯的帽子,名正言顺的落到了刘宏的头上了,使刘宏成就了正牌的侯爷,名副其实的成了侯府的当家人。可是由于刘苌的去世,刘宏也要进行为期三年的守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