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以前和袁术虽为同盟关系,实为从属,而今名为从属,实为平起平坐。偏偏袁术颇有借助其力的地方,不敢翻脸,只能生生忍下这个哑巴亏。
但更严重的事情生在今年三月,孙坚竟然一声不吭的派兵进攻扬州。要知道,自豫州之战后,对勤王不感兴趣的袁术一直筹谋“开疆扩土”,北面司隶断不可取,西面益州亦非好惹,遂定下东、南并进的策略,换句话说,扬州,是他的目标。
消息传至宛城,掀起一片哗然,袁术更是气得一天没进食。也无怪他生气,扬州对他来说极为重要,不仅可以在背后唆使孙坚、陶谦当自己的矛、盾,与袁绍争雄。而且,袁术心里隐隐约约有一个想法:将长江连成一片,据而有之,构成帝基,然后建王号以图天下,此汉高祖刘邦之业也。二者路虽不同,法同。
他已经准备夏秋出兵扬州,万万没料到孙坚竟然先一步出手,令他非常被动。
要命的是,豫州军入扬州以来,势如破竹,不到两个月时间,便以无可阻挡之势席卷九江郡,扬州刺史陈温龟缩刺史部治所历阳,依城死守。历阳就在长江边上,陈温此时已是退无可退,再退,便只能过江了。扬州长江以北有两郡,除九江外,据说豫州军在庐江方面的进展也异常顺利,不日即可平定。同时江南也不安宁,丹阳人朱治率数千步骑由徐州广陵过河,入丹阳、吴郡,纵横两地,袭击援兵,焚毁粮仓,正是他的牵制,造成陈温后继乏力,粮草短缺,一败再败。
这些时日来,荆州刺史部吵成一团,中心点,无非是要不要出兵扬州。现下孙坚虽然连战连捷,到底还在江北,未成定局。而己方握有地利优势,沿长江而进,说不定最终取得的成果远远过孙坚。但这样做,肯定会和孙坚交恶,对未来战略不利。袁术比较倾向于这个观点,受他影响,很多人表示支持,蔡瑁作为其妻兄,自然是担当冲锋陷阵的角色。意见历来不受待见的勤王派,则趁机建议袁术转移战略目标,出武关、迎天子。这一派以后将军长史杨弘、别驾刘先、治中蒯越三大荆州权势人物为代表,势力庞大,若非袁术不予支持,他们早就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蔡瑁进入刺史部议事殿,看到诸人再度吵成一团,而袁术坐在主位,一个劲地皱眉,明显是对争吵感到腻烦,想火,又不得不忍着。蔡瑁心里不由一叹:早听我言,何至于此,自古忠言多逆耳啊……
袁术看到蔡瑁,紧紧拧在一起的双眉稍稍得到舒展,“德珪,你来了,坐。”自两人结为姻亲,袁术就对蔡瑁日渐信重,等到孙坚离心,证明其当日所言,袁术对他更加厚爱,宠信在诸人之上,每有所请,无不允之。
蔡瑁见礼后落座,赞成进攻扬州的文武纷纷看过来,等他开口。
“使君、诸君,且听我言……”蔡瑁刚刚开腔,忽然见一人由殿门行入,匆匆走到袁术面前,耳语之。
袁术闻言一怔,看向那人,后者点点头。袁术乃低声道:“快快有请……”说罢,一边绕案而出,一边谓诸人道:“天使到来,快快起身相迎……”
议事殿霎时一静,堂内文武竞相起身,随袁术立于殿门,迎接使者。
和他们想象的不同,使者葛衣方巾,实在寒酸的要命。现今士人,为显清名,效法隐士,尝弃冠就巾,自以风流,但天子之使,为宣读王命而来,合该戴冠才是。有一些聪慧之士心里猜测莫非是密使不成?为瞒过武关盘查,才做此打扮……
当荆州君臣叩拜地上,听完诏书,心神无不大震,良久不能站起。
董卓死了?……
为王允、皇甫嵩、吕布合计击杀……
王允诏书令袁术将兵赴京护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