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盖俊纠结的样子,贾诩提出三个人选,一是虎威将军盖胤,二是鹰扬中郎将杨(丰)阿若,三是雁门太守郭缊。本来贾诩推荐的第一人是度辽将军马腾,但他深知二人之间龌龊,不好开口。
盖俊不由愣住,好吗,三个人选,一个是自己的族侄,一个是自己的妹夫,且皆为武将,贾诩这么赤裸裸的举荐,还真是举贤不避我亲啊贾诩笑着说河南尹极为重要,武事重于文事,且必须是亲近之人才行。
盖俊若有所思,他一直将目光放在外人身上,根本原因,还是不想给世人以任人唯亲的印象。问题是,汉代就是一个任人唯亲的时代,似孙坚,妻弟吴景、侄子孙贲,族侄孙河、孙香等二十余人全部占据要职。曹操亦重用曹氏、夏后氏诸人。莫不如此。
盖家乃是敦煌屈一指的豪族,有宗亲数百人,盖俊每每抱怨自家无人,羡慕曹操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曹休等大才相助,事实真的如此吗?
他从不刻意去寻找三国名将,认为天生奇才终究只是少数,与其拉来‘乳臭未干’的名将,还不如自己培养的人才顺手。既然有此想法,他为何对自家人视而不见呢?以至于盖氏族人多在北地郡父亲处出仕,包括堂兄盖泓、盖洄。
自己以前是不是太过苛刻了?……
盖俊食指轻轻敲击着几案,良久回过神来,道:“文和所言甚是。依孤之见,虎威将军盖胤,才兼文武,可为河南尹……”
“将军英明……”贾诩轻笑道。
第三百零一章 颍川诸俊杰
盖俊在河东郡治所安邑一带,即靠近董卓部的地方,驻扎一万步骑,以破贼中郎将关羽为主。另外中部、北方汾水诸县,驻有两万五千主力大军,由虎威将军盖胤统帅,下辖破虏校尉张绣、降贼校尉陶升等,内警杨奉,外援关羽。
河东一地战兵合计共有三万五千,其中骑兵近万,实力之强,仅次于盖俊本部兵马。
盖俊既然决定以族侄盖胤为河南尹,河东方面的军事问题便摆在眼前,三万五千大军,交给谁?如果按照程序来,自然是由二把手关羽负责,盖俊不怀疑关二哥的忠诚,开玩笑,关二哥横行三国数十载,讲求的就是一个忠字。可他如今仅仅是比两千石破贼中郎将,职位偏低,不足以驾驭数万精锐,除非拜为将军。
盖俊心底还有两个人选,一是妹夫杨阿若,二是刚刚升任裨将军的黄忠,他也想过度辽将军马腾,不过盖俊很快就把他踢出脑海。至于偏将军胡封,让他冲锋陷阵尚可,独镇一方则稍显欠缺,还需磨练几年方可,而庞德,盖俊不舍得放。
北地郡是盖俊的起家之地,独对董卓、韩遂,境内还有数以十万计的先零羌,妹夫杨阿若这几年和父亲盖勋配合默契,功绩不小,倒是可以让他督河东之众。只是他的继任者不太好选,反正盖俊是万万不会用北地都尉、马腾之弟马举代之,免得造成马家势力过强,尾大不掉。
黄忠虽然是最低一等的裨将军,然而将军就是将军,其官位、战功、名声、资历都不缺,盖俊怕的是关羽不服。关羽早在盖俊任北地长史时就来投靠,算是外姓第一人,又素来心高气傲,恐怕不会甘心位在黄忠之下,把他调走也不太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