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听后怔了一会,颤声问道:“委员长想让我怎么做呢?”
蒋委员长用手巾擦了擦眼角很是干脆的说道:“我希望从今往后南洋能对我们按时捐款,让我们度过这个难关。”
陈嘉庚此时算是听出来了,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我们已经揭不开锅了,以后你能不能按时给我们开工资。
听到这里,陈嘉庚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就掉了出来,他豁的起身站了起来指着餐桌对蒋委员长喝道:“委员长,您口口声声说财政困难,可是从宴会开始我所看到的菜肴就不下二十道,什么一品官燕、凤尾大裙翅、象拔虞琴、金钱豹狸应有尽有,如果把这些菜肴换成武器,足够武装一个连的士兵了,国势如此艰难,你们还如此铺张,心何以堪啊!”
陈嘉庚的话说得那是声色俱厉,蒋委员听得面红耳赤,不过他身为一国领袖,接受这点胸襟还是有的,他当即表示,批评的对,我们坚决改正。
经过这一幕,众人的兴致已荡然无存,又过了一会蒋委员长便宣布宴会结束。当然了,宴会结束并不意味着大家可以打道回府,众人重新来到了客厅,蒋夫人带着一众女眷到另一间小客厅里说说私房话,而男人们在大客厅里开始品茶商讨起事情来。
陈嘉庚率先叹息道:“蒋委员长,在我来之前我听说国军已经光复了江西,现在正在为光复福建而和日军进行殊死搏斗,不禁以为抗战形式一片大好,可没曾想国家财政竟然困难到了这个地步,真是让我大为震惊啊!”
陈嘉庚的话一出,众人不禁都有些尴尬起来……
第四百八十四章 下了决心
听了陈嘉庚的话,众人的脸色都十分的精彩,尤其是陈诚、何应钦这两位负责军事的军政部两位正副部长,更是感到面上有些难堪。
虽然一般人不清楚,但是国民党的高层谁不知道第七集团军和中央政府是貌合神离啊。虽然他们名义上隶属中央政府,但那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国民政府从来就没有发过他们一毛钱的军饷,跟没有拨过一粒子弹,他们的一切都是自己自己鼓捣出来的,中央政府对它们并没有多少约束力。
这些事情虽然国民党高层都知道,可刚从南洋回来的陈嘉庚却并不知情啊,还在赞不绝口的夸道:“听说这个第七集团军的司令官名叫苏瑞,今年刚三十岁,实在是年少有为的青年俊杰啊!如果国家再多几个此等有为青年,何愁不能早日把日寇赶出华夏啊!”
陈嘉庚在这里满口自的称赞苏瑞,一旁的众人神情却是越来越尴尬,陈嘉庚是刚从南洋回来不知道苏瑞的情况,他们这些老油条可都一清二楚的,陈嘉庚这番话说出来在他们听来那不是在赤果果的打他们的脸啊。以精锐自居的国军不断的丢城失地,而被他们蔑称为杂牌的军队却不断的从日本人手里收复失地,这么一对比之下那差别可就是一个天一个地啊。
听到陈嘉庚不断的赞叹苏瑞和第七集团军,孔祥熙在一旁不禁有些急了。孔祥熙身为行政院长,现在更是兼着中央银行行长,看起来位高权重,但其中要担负的责任也是很大的。全国几百万军队的武器装备、军饷等等开支全压到了他的肩膀上。
抗战前国民政府的税收主要分为三大块,分别是关税、盐税和统税,以一九三七年为例,国民政府的三项税收为七点七二亿元,占财政收复的百分之七十七点二,而沿海地区的三项税收份额又占总财政收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随着沿海城市的不断陷落,国民政府统治区的不断缩小,税收也不断减少,但前线的军事开支却又不断增加,这就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打败仗,统治区的面积就越小,而军事开支却是越多。但是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断缩水,怎么维持庞大的军事开支呢?只有增发货币了,虽然无节制的增发货币的害处谁都知道,但没办法,为了维持国民政府的统治,明知道这是饮鸩止渴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