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页

李建成怒极而笑,感觉太荒谬,这群野蛮人太愚蠢了,伽蓝更是愚不可及,不可理喻。

伽蓝打乱他的全盘谋划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必须守住东都,而守住东都的前提是必须把杨玄感的所有援兵阻隔在东都之外,扼杀所有可能存在的威胁,比如河内司马氏,比如云集于黎阳的河北义军和河北饥民,这些都是潜在的威胁,这些力量如果结合在一起,与杨玄感形成内外夹击之势,东都还怎么守?

“你不要阿苏了?你当真不知道阿苏来此寻你的目的?”

李建成不想与伽蓝产生冲突,马上把苏合香搬了出来。

“她被胁迫了。”伽蓝的声音更冷,杀气更浓。

这些年扶风苏氏急剧衰落,在内想重新崛起,在外则不得不依附强悍的武功苏氏,此刻迁徙而回的苏合香在内外“夹击”下必然向家族利益低头,而这正是苏合香借助自己的“冷淡”向伽蓝传递的明确讯息,她被胁迫了。

李建成还想再劝,却被伽蓝挥手打断,“休得再劝,连夜赶赴东都。”

第一百九十四章 变化

李建成忿然而去。

伽蓝的固执让他意识到自己无法掌控主动,更无法掌控局势的发展,而失去主动则意味着失去更多利益,这是李建成无法接受的事。他要的是一把获利的刀,而不是为他人冲锋陷阵。

李建成与冯翊、柴绍、唐祎紧急磋商。是否即刻返回东都,李建成做不了主,伽蓝也没有决定权,决定权在东都。从法定程序上来说,李建成必须拿到越王杨侗的命令才能带着西土朝贡使团返回东都,而伽蓝进京尤其需要征得越王杨侗的许可,否则便是严重违律,会受到严惩。但事急从权,目前局势下当然是一面急报东都,一边十万火急赶赴东都。以帝国发达的驿站系统,东都的命令肯定会在他们渡河之前送达手中,所以伽蓝的决策完全正确。

然而,从关陇武川系和山东贵族集团的利益出发,他们都希望皇帝和杨玄感拼个两败俱伤,都希望这场风暴越猛烈越好,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在风暴过后获得最大利益,因此,此刻不论是李建成、柴绍,还是刘炫、司马同宪,都会想方设法掣肘伽蓝,延缓西北人赶赴东都的速度,让东都陷入更大危机。

其理由非常充分。东都及其周边要冲有两三万京畿卫戍军,洛水北岸的宫城和皇城的防御更是固若磐石,就算杨玄感有大量“内应”,就算京畿卫戍军纷纷倒戈,但肯定还有一部分贵族官僚和军队忠诚于皇帝,而从皇帝早已洞悉杨玄感的阴谋并率先“动手”一事来看,皇帝肯定也做好了坚守东都的准备。综合分析,短期内东都应该能守住。退一步说,假如东都守不住,局势急骤恶化,以冯翊和伽蓝的这五个旅,投到东都战场上,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很明显,在杨玄感实力急剧膨胀的情况下,五百步骑在东都战场上连个小小的浪花都掀不起来。

所以,正确的、稳妥的策略是,一边观察东都局势的发展,一边赶赴东都,同时稳定河内局势,集结河内军事力量,准备随时投入东都战场。

“屯兵于河阳,与东都隔河相望,做出支援东都之态势,对杨玄感形成威胁。”李建成指着铺在案几上的地图说道,“只待西京的关西援军、齐鲁东莱的水师和涿郡的蓟燕军队赶到东都,战局即将逆转之时,某等便渡河攻击,如此一来,某等既确保了战场上的胜利,又拿下了支援东都的首功。”

冯翊、柴绍和唐祎支持李建成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