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页

“我觉得蒋百里应该算是一个文艺复兴时代的人,他懂文,懂武,他懂西洋的,也懂中国的。他懂拉丁文、日文、德文。他爱文学,他会写诗,他也会打枪、骑马……我觉得他属于文艺复兴的时代……”今天,这个属于文艺复兴时代的完人走了……闭着眼睛的司马双手不由地颤抖着。

侍从官步入大厅,朝着为总长守灵的总理走去,在其耳边轻道了一句,“总理,灵柩将于九点准时出发,部长希望你能休息一会!”而三个小时前,一夜未夜的总理再次步出休息室为总长守灵,“还有时间,再守一会吧!”司马轻道一句,扭头朝着松柏环绕的灵柩看去,身着元帅服的蒋百里身覆盖国旗,音容笑貌依稀仍在眼前。

最后为他守一班岗吧!司马忍不住在心下叹息着。

“魂归忠烈祠!”或许对于许多军人而言,这是最高的荣耀,但是在人生的最后蒋百里并没有选择忠烈祠作为自己的魂归之地,他选择了自己的家乡的家族墓地。

第二天,按照仪规,九点灵柩用炮车驶出忠烈祠,炮车离开忠烈祠时,鸣礼炮十七响。国防空军的战斗机在空中成分列式,总理、国防部长、海空军司令、国防及陆海空军参谋长亲自扶灵,由西北军事学院学兵团及一百余名将军亲自为其护灵,来自五十六个国家的国王、总统、总理和特使们随车队前行,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无尚荣典。

仪式结束之后,灵柩改由火车运往天津大港,随后由海军战舰运往杭州,葬礼在不同的地点将持续长达数十天,最后将在海宁县硖石镇蒋家家族墓地,他的父母都葬在这里。在葬礼当天,西北市所有非关键政府机构一律停止办公,以示哀悼。只有国务院、司法部和国防部等重点单位照常上班,以保证哀悼活动和葬礼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里根遗体的顺利运送,西北的部分道路将暂时封闭。

当天西北地区下起冬天之中难得的小雨,雨水将伴着人们伤心的心情,蒋百里是国防军的骄傲,没有了他,士兵的士气或许不会消息,但人们还是感觉到心情的沉重。

……

“如果他死了,多好!”松村正员看着报纸上为蒋百里扶灵中居于左侧首位的中国总理,忍不住在心中如此想道。尽管中日两国已经宣战,但在蒋百里去世后,日本政府出人意料的派出了悼念团,不过不是以日本政府的名义。而是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名义,毕竟蒋百里毕业自陆士,而又是陆士最杰出的毕业生之一。

或许对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而言,蔡锷、蒋百里两人是其最高的荣耀,两人一为共和中华国防部,一为参谋总长,两人一手嫡造了中国国防军和中国军事教育、参谋体系,而这两人都毕业自己陆士。尽管两人都曾言“中国从日本学了两件东西最不可救药,一个是教育,一个是陆军。”但对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而言,却一直以“培养”出两位中国国防军嫡造者为荣,蒋百里去世后,企有不派出悼念人员的道理。

而这不过是表相,最重要的是,对于日本政府和首相福井川而言,三月前,美军付出三十六万官兵阵亡的代价,从日军手中夺回夏威夷后,美国陆海空军已经高歌猛进的向日本本土进逼,自然的,对于日本,尤其是福井川迫切希望与中国建立一个勾通渠道,以便解决两国之间的“误会”。

“如果他在十年前死去的话,或许我们还有救!”面带阴霾的东条英机听到松村正员的话后,接了一句,谁死?现在谁死都无法改变日本的命运,如果死人可以拯救日本的话,或许那个人应该在十年前死去。

“只是说说罢了,东条君!”

松井正员颇为无奈的笑了笑,这一次所谓的陆士同学吊唁团除去像他们这样同样毕业自陆士17期的学员之外,还有外相松冈,他现在正在西北左窜右跳的寻找机会求见中国总理或通过其它要员,向中国政府传递“友好”的信息。

“谁也无法拯救日本,除非绞死他!”东条英机的语中透着浓浓的阴霾。东条的话让原本面带笑容的松井正员吓出了一身冷汗来,这个东条,难道他不想活了吗?

“东条,虽然这里是中国,但是小心隔墙有耳!”松井正员的紧张让东条英机露出丝讥笑,在福井川和社工党的积威下,日本人早变得不敢大声说话,更不要提什么反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