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秘密派特使前往中国。”看到这份情报,杜威表情凝重,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和中国人接触,显然是个坏到不能再坏的消息。
一直以来,华盛顿对领导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的戴高乐都深感怀疑。早在1943年,罗斯福就曾致电艾森豪威尔,美国政府不能容忍不受盟国最高统帅部指挥的机构控制法国军队,坚持统一指挥,可以用军事上协调加以解释。但罗斯福进一步提到,擅自组成政府或委员会,并坚持直到法国人民自行选择民主政府前,将统治法国的表态,美国不感兴趣。
尽管杜威在很多观点上有别于罗斯福,但对戴高乐的不满却是共同的。虽然美国早就承认法国民族委员会,而且经过长期斗争和谋划,法国海外属地在戴高乐领导下团结起来,早已明确重新参战,戴高乐还成为法国抵抗运动公认领袖。但美国总统并不想给戴高乐一匹白马,让他骑回法国,成为法国的主人。
“总统先生。”厄尔·沃伦国务卿步入椭圆形办公室后,轻轻致敬,坐到总统面前。
“厄尔,你来了,见到情报汇编了吗?”杜威将手中情报汇编递过去。
“法国特使已经到达西北市,中国报纸公开予以报道,显然两者都没有刻意隐瞒。”厄尔点头说道。
“三年前,民族委员会成立时,戴高乐用与苏俄接近,打出苏俄牌来对付罗斯福,俄国比其它国家都更早承认阿尔及尔委员会代表法兰西。面对苏俄压力,当时华盛顿对戴高乐的野心非常警惕,最后仍不得不有限度的承认,此次无疑是故伎重演。”
杜威点点头,戴高乐的计划非常精明,试图用与中国接近的方式,换取美国支持。
“盟军最高统帅部对法国抵抗运动军事价值并没有任何信心,很难想象自由法国可以成为法国临时政府,戴高乐是在加重自己的筹码。”
“是的,总统先生,正因如此,与维希政权接触是美国最有利的选择。贝当在法国拥有的声望戴高乐难以企及,他是在法国民众欢呼声中成为法国元首的。维希政权,是法国唯一合法政府,贝当元帅在参议院以569:80高票当选为元首,虽然四分之一参议员没有出席,但仍不妨碍合法性。”过去一月,美国在瑞士与维希政府代表举行多次秘密会谈。
厄尔提到贝当时,杜威露出嘲讽的神情,曾在上次战争中拯救法国的贝当元帅,不过是德国人的傀儡。三年前,美国与维希多方接触,认为其不可能偏向纳粹阵营,于是制定在法属北非登陆的“火炬”计划。登陆过程中,大部分维希法国部队未经抵抗就放下武器,少数抵抗者也没给登陆部队造成麻烦。第二战场的成功开辟,使德国后门大开。
但像对待投降的意大利、求和的匈牙利、独自退出战争的罗马尼亚一样,纳粹德国对维希法国实施军事占领。德国、意大利部队实施“安东”行动,迅速占领维希法国。维希政权寿终正寝。德国出兵占领法国南方时,许多法国人希望贝当离开维希,但他没有离开,柄持自己的原则:祖国受难时,不应该抛弃土地和同胞。这是贝当的个人悲剧。
贝当完全成为愧儡后,仍执迷不悟。甚至写信给希特勒表示:占领当局有权改变法国法律。但另一方面,盟国清楚,贝当绝不可能与德国人合作,否则5年前签署停战条约时,也不可能建立秘密军火库,以备必要时组织可靠的军队。尽管德军入侵时,由于告密,大部分军火库被德军缴获,小部分遭哄抢,而且贝当及维希从未停止与盟国接触。
“合法的政权机构在法国拥有的威信是戴高乐无法企及的。昨天晚上,在军事地图室,将军向我介绍了中国军队在欧洲的军事行动。从地图上看,中国军队分成abc三个方向进攻,其中b方向,就是直捣德国本土。”提到昨天在军事地图室,关于欧洲局势分析,杜威脸上布满阴霾。
“中国的军事行为,暴露了狼子野心。中国显然无意迅速彻底击败德国,德国维持欧洲军事占领,对中国至为有利,所以中国才会集中力量进攻德国北部,抢在彻底击败德国前,进入低地国家甚至法国。”
“是的,总统阁下,中国人需要欧洲,而不是德国。中国有句古话,叫驱狼吞虎,正是此意。”厄尔用中国成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