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页

“仅此一句?”舟冠升惊讶地盯着秘书。

“仅此一句而已。”

……

司马肯定地看着儿子,笑着走了一步棋。

“你就不担心?”彼得诧异地看着父亲。初时以为父亲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一夜之间,父亲成为新皇帝代名词,有些人将父亲举动联系上俄罗斯帝国,认为父亲正准备改变中国共和国体,将人民共和国改为帝国。然后与俄罗斯合并为中俄帝国。好事者,甚至拿出前皇室内务大臣波特金伯爵私人日记,证明可能性,因为他曾向父亲提出过类似建议。

自己来西北前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要求国务大臣制定中国发生政变的应对方案,而母亲只是笑笑,让国务大臣不要理会,说父亲自然有应对之法。甚至督促自己提前来西北陪陪父亲。过去三天,父亲除去拒绝前往国会接受质询外,稳如泰山。

“父亲,不需要还击吗?”外祖父的经历让彼得坚信,对待任何挑衅沙皇必须及时给予最坚决的回击。二十二年来,被视为“铁娘子”的母亲先后十五次解散国会,就是要向反对者证明她绝不会妥协。父亲性格恰恰与母亲相反。

司马摇摇头,“还击?翰云,中国和俄罗斯欠缺的并不是对政敌的强硬反击,而是宽容与妥协。”

“父亲,家族悲剧告诉我,任何妥协,代价可能是更多人的生命。”彼得固执己见的坚持多年来形成的绝不妥协的观念,血的教训总会影响人的决断。

“就像对待他们一样?”抬眼看着长子,司马反问,心中叹息不已。皇家近卫军处决大量苏俄军官、政委及地方官员,甚至退役、退休军人,官员往往因过去的罪行被直接处决,而不是承诺的公平审判。

“父亲,当年皇室和贵族被全家枪毙。商人和教授被逮捕时,没有任何人接受过所谓公平审判,唯一理由是出身。”彼得反驳。

“所以,就要以牙还牙,是吗?”

“父亲,我曾向您解释过,绝不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清算,而是正义的判决。”在国务院总理官邸空中花园小亭中,父子两人难得的产生了争执,在过去从未发生。争执无非是观念不同。

“彼得,极权主义政权是什么?”司马端起茶杯,询问即便学生也知道答案的问题。

“极权主义不同于以往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暴政,因为极权主义不是为了人类中某部分人的利益,而是彻底反人类,反对一切人性,反对所有文明。也就是说,极权主义统治者将自己纳入不属于自己的体系和过程中,不能自已,直至最后灭亡。极权统治者的行为,不是暴虐,而是野蛮,是人性中罪恶肆无忌惮的发挥。极权主义的野蛮本质,体现在力图对人性进行摧残和改造,恐怖不是其统治手段,而是其统治本质。基于此,中国学者齐克林才会戏诧地称极权主义政治为‘缺乏笑声’的政治。”

尽管对父亲的问题感觉疑惑,但彼得仍然认真的回答,回答是极为标准的标准答案。中俄小学生都知道这个答案,毕竟世界上唯有中俄两国处于“极权主义”国家半包围,警惕和阻止极权主义在本国发展,一直是两国面临的最重要任务。